成鳝摄食对象明显增加,如小型鱼类、虾类、蝌蚪、幼蛙、小型的螺蚌。因此它的用量以不超过10%为宜。“定时”是根据黄鳝具有昼伏夜出的生活习性,于每天上午10时、下午6时各投喂1次,以下午投料为主。饲养人员在投饵后1小时应该及时检查,如果饵料已吃完,说明饵料量不足,应该适当增加,如果1小时没吃完,则说明饵料过量,应适当减量。“定位”指的是在固定地点进行投喂。
黄鳝养殖用什么饲料
1. 动物性鲜活饲料:黄鳝养殖常用的小鱼、小虾、蚯蚓、田螺、蚌、蝇蛆、蚕蛹等,这些富含蛋白质的饲料对黄鳝的营养价值很高。2. 植物性饲料:包括麸皮、麦粉、糠、豆渣、玉米粉等,这些饲料富含纤维素,有助于黄鳝肠道蠕动。
3. 人工配合饲料:由大豆粉、鱼粉、血粉等材料配制而成,蛋白质含量丰富,适口性好。
4. 其他饲料:如新鲜的动物下脚料、昆虫类等,也可作为黄鳝的饲料。同时,在网箱养殖黄鳝时,饲养适量的泥鳅和田螺,可以为黄鳝提供活饵。
养殖黄鳝如何配制饲料:
1. 配方一:酵母粉4%、苜蓿粉5%、红花籽粉10%、鱼粉40%、脱脂大豆粉12%、小麦粉27%、矿物质1%、复合维生素1%。
2. 配方二:豆饼24%、鱼粉46%、诱食剂3%、维生素0.3%、无机盐0.3%、玉米20%、黏合剂3%。
3. 配方三:豆饼48%、玉米20%、维生素0.2%、鱼粉22%、无机盐0.1%、黏合剂3%、诱食剂3%。
4. 配方四:小鱼虾、螺肉、动物内脏65-70%,豆粉、三等粉、麸皮20-25%,新鲜菜汁3-5%,引诱剂1%,矿物质1%,植物油3-4%。
5. 配方五:熟大豆粉40%、血粉25%、蚯蚓粉20%、豆饼粉20%、磷酸二氢钙3%、玉米面筋115%、黏合剂5%。
鳝鱼诱食剂配方是什么?
黄鳝为热带及暖温带鱼类,常栖息水底生活的鱼类,只有合理地搭配饲料喂养,迅速增加营养成分,促使黄鳝产量多,从而增加养殖户经济效益。
1、豆饼粉23.7%、蚯蚓24%、熟大豆粉40%、血粉2.5%、玉米面筋1.5%、磷酸二氢钙3%、黏接剂5%。维诺鱼用多维0.1%,维诺霉清多矿0.1%,维诺复合益生菌0.1%。
2、鱼粉25%、豆饼20%、小麦粉15%、葵花籽粉9.3%、玉米20%、麸皮9%、无机盐0.3%、诱食剂1%、黏合剂0.1%、维诺鱼用多维0.1%,维诺霉清多矿0.1%,维诺复合益生菌0.1%。
3、在野生条件下,幼鳝主要摄食蚯蚓、枝角类、桡足类大型浮游生物,也摄食水生昆虫,如摇蚊幼虫、蜻蜓幼虫等。有时也兼食有机碎屑、丝状藻类。成鳝摄食对象明显增加,如小型鱼类、虾类、蝌蚪、幼蛙、小型的螺蚌。
黄鳝也捕食陆生蚯蚓、蚱蜢、金龟子、蟋蟀、飞蛾虫等。同时也吃人工投喂的河蚌肉、螺蛳肉、蚕蛹、小杂鱼等。如遇食物较大时,黄鳝会迅速咬住食物而慢慢吞下,在饵料不足的情况下,黄鳝有自相残食的现象。
解决黄鳝饵料的方法
多渠道解决黄鳝的饵料问题,一是要根据养殖规模的大小,二是根据本地的资源来决定选择何种饵料。
1、如养殖规模不大,每天所需饵料量在10-20千克的,可选择从养殖成鱼池中捞取野生小杂鱼作饵料,这种饵料易取,且成本低。饵料系数为3.5:1。
2、养殖规模中等,每天所需饵料量在40-50千克的,可选择用螺蛳肉作饵料,方法是到市场采集螺蛳,用螺蛳脱壳机脱壳,这种饵料来源广,成本低,是中等规模养殖解决饵料最适用的办法。饵料系数为5:1。
3、养殖蚯蚓作饵料。选择蚯蚓品种大平2号,该品种具有繁殖能力强、生长快、产量高等优点,但饵料成本较高,每千克饵料成本为8元左右。饵料系数3:1。
4、自繁小鱼作饵料。选用鲢、草鱼苗培育饵料鱼。饵料系数为4:1。
黄鳝饲料怎样配合?
黄鳝的人工饲料秘鲁鱼粉10% 豆饼粉20%,蚯蚓20%,熟大豆粉40%,血粉2.5%,玉米面11.5%,磷酸二氢钙3%,黏合剂3%。 饲料系数2到2.5黄鳝饲料怎么配
合理设计饲料配方。设计配方时要考虑饲料营养与容重的关系,既要保证黄鳝能够摄入充足的营养,又要让它们吃饱。
动物性饲料在黄鳝日粮中一般占50%~70%。菜籽饼粕等原料虽然价格便宜,蛋白质含量也较高,但是由于它含有葡萄糖硫甙等抗营养因子,过多地使用会影响黄鳝的生长。因此它的用量以不超过10%为宜。
这里,我们向大家介绍自配饲料的配方:
新鲜的畜禽下脚料65%,麦麸20% ,油菜饼粕10%,酵母3%,食盐1%,添加剂1%。
3.黄鳝饲料的加工
我们以利用畜禽下脚料为主自制配合饲料给大家介绍生产自配饲料的工艺流程:
生产自配饲料的工艺流程一般包括粉碎、混合、制粒。
粉碎可以增大饲料与动物消化酶的接触面积,改善干物质、氮和能量的消化吸收,降低饲料系数。
方法是:将新鲜肉类、畜禽下脚料洗净,切成小块,用带有3-4毫米模孔电动绞肉机粉碎。在粉碎的过程中,加入少量的大蒜,能起到防治病害的作用。
接下来,是将粉碎的新鲜肉类、畜禽下脚料和各种添加剂、饼粕、麦麸等充分混合、搅拌。
我们要注意,在湿度较大的天气,原料本身含水量大,制粒时,可以适当减少加水量;湿度较小的天气则可以适当多加水。总的原则是:在加水后,混料手捏成团,放手即散。
最后是用电动制粒机制粒成型。
这里,还要提醒广大农民朋友,自配饲料储存时间较短,最好是现配现用。
● 黄鳝饲料的使用
在黄鳝的养殖过程中投饵应坚持定时、定量、定质和定位的“四定”原则。
“定时”是根据黄鳝具有昼伏夜出的生活习性,于每天上午10时、下午6时各投喂1次,以下午投料为主。
“定量”是根据黄鳝的摄食强度与水温的关系,来确定每天投饵量的多少。
一般来说,当水温在15℃左右时,开始投饵,日投饵量约占幼鳝体重的3%;水温在15~20℃时,日投饵量可增加到体重的6%~10%;水温在20~28℃时,日投饵量占黄鳝体重的10%~20%;当温度达到30℃以上时,应少投饵或者不投饵。
饲养人员在投饵后1小时应该及时检查,如果饵料已吃完,说明饵料量不足,应该适当增加,如果1小时没吃完,则说明饵料过量,应适当减量。
“定质”是根据黄鳝喜欢吃新鲜饵料、不喜欢变质食物的习性,要确保投喂的饲料一定要新鲜不变质。
“定位”指的是在固定地点进行投喂。这样可以使黄鳝养成集中摄食的习惯,也便于养殖户观察黄鳝的吃食情况,及时调整饵料投喂量。
实践证明,采用配合饲料饲喂黄鳝,不仅能节约饲料成本,还可以加快黄鳝的生长速度,显著提高养殖户的经济效益。观众朋友您不妨也来试一试。
依据黄鳝天然食性,国内养殖户大多普遍采用投喂鲜活饵料进行人工养殖,这些鲜活饵料包括蚯蚓、小杂鱼、河蚌、螺类或灯火诱虫。其优点是黄鳝能很快形成摄食习惯。但缺点也是明显的,表现为增重倍数低、饵料难以保存、数量无法长期稳定供应,尤其是大规模养殖时,这一局限性更加难以克服。 能否使用人工配合饵料饲养黄鳝是实施黄鳝规模养殖必须解决的问题。也有一些养殖户自己配制一些人工饵料进行饲喂,但由于对黄鳝的食性转变过程、人工饵料配制的营养全面性及制作方法等认识不足,黄鳝摄食率和增重情况均不理想。 此技术是以建立黄鳝饥饿感和制作合适的饲料形状来达到提高黄鳝驯养的成功率。驯养饵料选用新鲜蚌肉,经冷冻处理后,用6—7mm模孔绞肉机加工成肉糜,蚌肉不能被黄鳝有效消化,但却是黄鳝喜食的饵料之一。每天下午5—7点投喂,每天一次,投喂量控制在鳝苗总重1%的范围之内。这一数量远在黄鳝饱食量5—6%以下,因而黄鳝始终处于饥饿状态,为建立群体集中摄食条件反射创造了良好机会。投喂时先将河蚌肉糜加清水混合,然后均匀泼洒。三天后,观察到黄鳝摄食旺盛,即改为定点投喂,一般每池设4—6个点,断续投喂二天,投喂量仍为1%,此时黄鳝基本能在3分钟内吃完。第六天即改为人工配合饵料。 这种人工配合饵料的迅速转换绝不是针对投入任何人工饵料都行之有效,这种专用人工配合饵料必须具有特殊的饲料加工形状和成份组成。首先选用湖北省公安县金猫口黄鳝养殖基地精心配制的黄鳝饲料50kg加入8%新鲜河蚌肉浆(3—4mm绞肉机加工而成)和适量“双益”5号,以上述比例混合,用手工或用拌和机充分搅拌,然后用3—4mm模孔绞肉机压制成直径3—4mm左右、长度为3-4cm的软条形饲料,略为风干,即可投喂。投喂时直接撒入定点投喂区域内。投喂量为2%左右,每天下午5—7点投喂一次,特别注意投喂量应以15分钟吃完为度,以提高饲料效率和降低载体的负荷。此种组合的人工配合饵料,投喂效果极为理想,黄鳝生长速度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