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饲料之家

饲料作物(可以做饲料的草本或木本植物有哪些!)

时间:2024-07-20 作者: 小编 阅读量: 1 栏目名: 饲料之家 文档下载

大豆蛋白质中氨基酸组成良好,赖氨酸、组氨酸等必需氨基酸含量丰富,但蛋氨酸含量较少。蚕豆粒主要供人食用,但也是畜禽良好的饲料。豌豆中含干物质为88%左右,干物质中粗蛋白质为25%左右、粗纤维为6%左右、粗灰分为5%左右、无氮浸出物为63%左右。一般粕的蛋白质高于饼,饼的脂肪含量高于粕。花生中也含有胰蛋白酶抑制因子,因此在加工制油时应加热到120℃,以破坏其中的抑制胰蛋白酶因子,提高蛋白质和氨基酸的消化利用。

常用的植物性蛋白质饲料有哪些?

植物性蛋白质饲料包括豆类籽实如大豆、蚕豆、豌豆等及其加工副产品如豆饼(粕)、花生饼(粕)等;某些谷类籽实的加工副产品,如玉米蛋白粉等;各种油料作物的籽实及其油饼(粕)等,如葵花子饼、棉籽(仁)饼、菜籽饼、胡麻油饼、茶油饼等。
(1)主要的豆类籽实饲料 豆类籽实主要用作人们的食物,只是必需的情况下,少量用作饲料。这类饲料的共同特点是含有较多的脂肪供榨油用,它们的蛋白质含量丰富,无氮浸出物低于谷类籽实,矿物质和维生素的含量与谷实类饲料大致相似,钙、磷比例不平衡,磷多钙少。豆类籽实的蛋白质品质好,主要是含赖氨酸较多。该类饲料的不足是蛋白质中含硫氨基酸含量较低,另外在生饲情况下,含有抗胰蛋白酶因子,故在喂猪前应先加热处理。
大豆俗称黄豆,主要产地为东北、华北、西北和黄河流域。生大豆约含粗蛋白质30%~40%,粗脂肪15%~20%,粗纤维5%~6%,粗灰分4%~5%,无氮浸出物20%~25%。大豆蛋白质中氨基酸组成良好,赖氨酸、组氨酸等必需氨基酸含量丰富,但蛋氨酸含量较少。大豆脂肪属不饱和必需脂肪酸,其中亚麻油酸55%,利用价值较高;大豆的碳水化合物含量较低,淀粉含量更少。矿物质以钾、磷、钠居多;维生素含量高于谷类,维生素B族含量较多,而维生素A和维生素D含量偏少。生大豆中含有胰蛋白酶抑制因子,它抑制了消化酶——胰蛋白酶的活动。
大豆主要供人食用和制油,很少直接作为饲料使用。由于生大豆中含有不良因子,易造成营养利用的障碍,故一般经加热处理后再使用。生大豆一般不用于猪的饲料,尤其是幼猪饲料更忌用。
大豆经加热处理变成熟大豆,此时水分含量减少,其他营养成分含量上升,一般含水量6%~10%,粗蛋白质为36%~39%,粗脂肪为17%~20%,粗纤维为5%~6%,粗灰分为5%~6%,钙为0.24%,磷为0.58%。用熟大豆制成粉喂猪,不用担心抗营养因子的影响,是喂猪十分理想的高能量、高蛋白质饲料。膨化大豆粉作为幼猪的饲料成分是最理想的,它可以提高饲料能量浓度,改善适口性,促进仔猪提早开食等,一般在仔猪和幼猪饲料中添加10%左右。蚕豆主产于长江以南各地,西北高寒地带栽培也较普遍。蚕豆粒主要供人食用,但也是畜禽良好的饲料。蚕豆粒中含干物质87%左右,干物质中含粗蛋白质25%左右、粗纤维8%左右、粗灰分3%左右、无氮浸出物50%左右。由于蚕豆的蛋白质含量高,含抗胰蛋白酶等有害因子水平低,是猪很好的蛋白质补充饲料。在生长肥育猪日粮中,蚕豆粉用量可达30%,以代替部分常用的大豆饼(粕)、经加热处理的蚕豆粉,可作为仔猪和幼猪的蛋白质补充料,一般可添加15%~20%。
作为饲料用的蚕豆按其营养的含量多少,可分为三个等级:粗蛋白质含量等于或高于25%、粗纤维含量小于9%、粗灰分含量小于3.5%者为一级;粗蛋白质含量等于或高于23%、粗纤维含量小于10%、粗灰分含量小于3.5%者为二级;粗蛋白质含量等于或高于21%、粗纤维含量小于11%、粗灰分含量小于4.5%者为三级。豌豆豌豆在全国各地都有种植。干豌豆是制作淀粉的重要原料。豌豆渣是一种较有价值的营养饲料,作为饲料对猪没有不良影响。豌豆粉也可直接添加在饲料中,作为猪日粮中蛋白质补充饲料来源。豌豆富含赖氨酸,但缺乏含硫氨基酸,如果在猪饲粮中添加大量的豌豆,应注意补充蛋氨酸。豌豆中含干物质为88%左右,干物质中粗蛋白质为25%左右、粗纤维为6%左右、粗灰分为5%左右、无氮浸出物为63%左右。按豌豆质量的好坏可分为三个等级:粗蛋白质含量等于或高于24%、粗纤维含量小于7%、粗灰分含量小于3.5%者为一级;粗蛋白质含量等于或高于22%、粗纤维含量小于7.5%、粗灰分含量小于3.5%者为二级;粗蛋白质含量等于或高于20%、粗纤维含量小于8.5%、粗灰分含量小于4%者为三级。
(2)主要豆类饼(粕)饲料 豆类饼(粕)饲料是榨油类籽实脱油后的残余部分。一般认为以压榨法制油得到的残余物叫做饼,而以浸提法制油得到的残余物叫粕。一般粕的蛋白质高于饼,饼的脂肪含量高于粕。饼、粕类蛋白质含量与品质视植物的种类、籽实质量及制油工艺而定。但饼、粕的蛋白质含量都在30%以上,其品质都高于谷实类和糠麸类中的蛋白质,因而都有补充和改善一般饲料中的蛋白质的作用。豆饼(粕)
豆饼(粕)是以大豆为原料,提取或榨取食用油脂后的副产品。豆饼(粕)中粗蛋白质含量一般在40%以上,蛋白质中氨基酸含量较高,特别是赖氨酸含量较高,是高品位的植物性蛋白质饲料。豆饼(粕)与含赖氨酸不足的谷实类、块根块茎类饲料搭配使用,有明显的互补作用。大豆饼(粕)中矿物质含量受大豆原料、加工方法、产地等因素的影响而含量不一,但一般含有丰富的铁、锌和钙。由于大豆饼(粕)中含有胰蛋白酶抑制因子,从而影响蛋白质的利用和吸收。但这种胰蛋白酶抑制因子有遇热不稳定的性质,经过100℃、10~15分钟的热处理后,可将胰蛋白酶抑制因子灭活,其蛋白效率比值也可以得到明显改善。但加热温度不宜过高,过高会降低豆饼(粕)中粗蛋白质和氨基酸的质量和利用率。因此,用豆饼(粕)喂猪,必须加热熟喂,生豆饼(粕)不宜喂猪。花生饼(粕)
花生饼(粕)也是猪的重要蛋白质饲料来源之一。因花生的品种较多,产地和榨油的方法不同,花生饼(粕)所含营养成分也不相同。脱壳后榨油的花生仁饼(粕)的营养价值高,其消化能含量可超过大豆饼(粕)。一般来说,脱壳花生饼(粕)中粗纤维含量不超过7%。未脱壳的花生饼(粕),每千克花生饼(粕)的消化能为11~12兆焦,蛋白质含量也很高,一般为35%左右。脱壳的花生仁饼(粕)蛋白质含量达40%以上,消化能14兆焦以上。花生饼(粕)的另一个特点是比大豆饼味道香,适口性好,猪喜欢吃。但是花生饼(粕)的氨基酸组成不太合理,尤其猪所需要的第一、第二限制氨基酸——赖氨酸和蛋氨酸含量相对较低,分别为1.3%和0.4%左右。赖氨酸含量仅为大豆饼(粕)的50%左右。花生中也含有胰蛋白酶抑制因子,因此在加工制油时应加热到120℃,以破坏其中的抑制胰蛋白酶因子,提高蛋白质和氨基酸的消化利用。花生饼(粕)含有较高的脂肪,不易贮存,在高温、高湿地区很容易染上黄曲霉而产生黄曲霉毒素。因此,花生饼(粕)应随加工随使用,不要贮存时间过长。在用花生饼(粕)喂猪时,最好与大豆饼(粕)或动物性饲料搭配使用,使蛋白质中氨基酸得到相互补充。
棉仁(籽)饼(粕):棉花籽实榨油后得到的饼(粕),因原料质量和加工条件方法的不同,其营养价值相差很大,去壳的棉仁饼和带壳的棉籽饼两者的营养价值区别很大。
棉仁饼的蛋白质含量在41%以上,高的可达到44%,每千克棉仁饼的消化能含量为9.62兆焦左右,低于大豆饼(粕)的消化能值。不脱壳的棉籽制成的饼(粕)叫做棉籽饼(粕)。它的蛋白质含量为22%左右,每千克棉籽饼中消化能含量只有5.86兆焦左右,而且粗纤维含量较高。我国一些油脂厂在用棉籽制油过程中,常用2/3的棉仁和1/3的籽壳混合榨油,这种棉仁(籽)饼的蛋白质含量一般在30%~35%之间,每千克棉仁(籽)饼中的消化能含量为8.37~8.79兆焦。棉仁(籽)饼中赖氨酸含量在1.3%~1.5%之间,精氨酸含量为3.7%左右,蛋氨酸含量约为0.4%左右,仅为菜籽饼的55%左右。
棉仁(籽)饼中硒含量很少,约为0.06%,不及菜籽饼的7%,故在猪日粮中使用棉仁(籽)饼时,最好与菜籽饼和鱼粉配伍。
另外,棉仁(籽)饼最大的缺点是含有游离棉酚。棉酚是一种有毒物质,棉酚可影响血中血红蛋白的合成,降低血红蛋白的携氧功能,使猪出现贫血,造成各种疾病发生,严重者还可影响猪的生殖机能。单胃动物摄取过量的棉酚或长时间摄取,都可引起积累性中毒,主要表现为生长发育受阻,生产能力下降,贫血,呼吸困难,繁殖下降,甚至造成不育。
据报道,猪的饲粮中含0.06%的游离棉酚,饲喂40余天时,就会造成血红蛋白水平降低,血细胞容量降低。
由于游离棉酚对生殖系统有危害,故在种公猪和种母猪的饲料中应慎用。在小公猪和小母猪试验中,当每千克饲粮中含游离棉酚110~140毫克时,公猪血液内睾丸酮显著下降,精细管上皮细胞减少,母猪卵泡上皮细胞脱落。
游离棉酚受饲粮中蛋白质、铁离子和钙离子含量的影响。当猪日粮中蛋白质水平为15%时,游离棉酚的最高允许量为100毫克/千克,但如果把猪饲粮中蛋白水平提高到30%时,游离棉酚的允许量为300毫克/千克。由于饲粮中的亚铁离子和钙离子都能与棉酚结合,而不被消化吸收并排出体外,所以,在加棉仁饼的日粮中加入硫酸亚铁,可起到解毒作用,补加钙有增效作用。
由于棉仁饼(粕)中含有游离棉酚,故在生长肥育猪日粮中,棉仁饼(粕)的比例不应超过10%,并在猪肥育的最后20天时,停喂棉仁饼(粕);在种猪日粮中,棉仁饼(粕)应慎用,如果使用,其在日粮中的比例不应超过5%,最好不连续使用。菜籽饼菜籽饼的可利用能量水平较低,每千克菜籽饼约含有消化能7.53~7.95兆焦,它的蛋白质含量在30%~37%之间。菜籽饼适口性差,粗纤维含量高,不宜单一作为猪的蛋白质饲料。菜籽饼中氨基酸含量较高,特别是蛋氨酸含量更高,在饼粕类饲料中仅次于芝麻饼。赖氨酸含量也较高,仅次于大豆饼。据报道,菜籽饼的另一特点是所含的磷利用率较高,含硒量是常用植物饲料中最高者,是大豆饼的10倍,相当于含硒量最高的鱼粉的一半。因此,在缺硒日粮中配合相当量菜籽饼和鱼粉,可不再另外添加亚硒酸钠,就能保证猪对硒的需要。
菜籽饼的最大缺点是味苦、适口性差,含有单宁、芥子碱和葡萄甙等几种有害物质。因此,在大量使用菜籽饼喂猪时应进行脱毒,脱毒的方法有水洗、坑埋等。用菜籽饼喂肥育猪和后备猪时,喂量不应超过饲粮总量的8%。
葵花仁饼(粕):又叫向日葵仁饼,也就是向日葵籽榨油后的残余物。葵花仁饼的饲用价值视脱壳程度而定。未脱壳榨油的葵花子制成的饼,不宜用作猪的饲料,因为这种饼含有很高的粗纤维,大约为36%以上;粗蛋白质的含量也相对少,大约为20%左右。全部去壳的葵花仁饼含粗蛋白质49%左右,含粗纤维5%左右。
我国生产的葵花仁饼,多数为部分去壳饼,带壳的多少视榨油工艺而定。这种部分带壳饼一般含粗纤维20%左右,含粗蛋白质30%左右,每千克饼含可消化能5.65~6.65兆焦;带壳少的葵花仁饼一般含粗蛋白质40%左右,粗纤维10%左右,每千克饼含可消化能9.62兆焦左右。葵花仁饼中的赖氨酸含量比较少,低于棉仁饼、花生饼,更低于豆饼,赖氨酸含量一般为1.1%~1.3%,但是蛋氨酸含量多于花生饼、棉仁饼和豆饼。葵花仁饼作为猪的蛋白质补充料,其适口性好,无不良作用,是猪爱吃的饲料。但由于其含有粗纤维比例不同,应注意猪饲粮中添加的比例,含纤维高的饼要少加;另外,还应考虑与其他蛋白质补充料的饼类搭配使用,以弥补其赖氨酸含量少的缺点,达到氨基酸互补平衡。葵花仁饼视其粗纤维含量多少,一般占猪饲料的5%~15%。
亚麻籽饼(粕):亚麻也叫胡麻,故亚麻籽饼也叫胡麻籽饼。亚麻主要产地为内蒙古、河北北部、吉林、陕西北部、山西北部、宁夏、甘肃等沿长城一带。亚麻籽饼的干物质占90%左右,粗蛋白质含量为35%左右,粗纤维含量10%左右,粗灰分6%左右。每千克亚麻籽饼含可消化能12.55兆焦左右。亚麻籽饼含赖氨酸1.1%左右、色氨酸0.47%左右、蛋氨酸0.47%左右、胱氨酸0.56%左右。可见赖氨酸和蛋氨酸的含量较少。亚麻籽饼含有较丰富的钙、磷,B族维生素含量也较多,缺少维生素A和维生素D。对于猪来说,在某种程度上,亚麻籽饼比芝麻饼和花生饼饲养价值还高;但因氨基酸含量不平衡,须与其他蛋白质来源的饲料搭配使用。生长肥育猪饲料中,亚麻籽饼的比例不应超过8%,用量过多可引起肥育猪的脂肪变软或腹泻。亚麻籽饼应熟喂,不应生喂。因为生亚麻仁饼含有一定量的氢氰酸,这是一种能使猪中毒的物质,但经过加热10分钟后,氢氰酸就被破坏了。芝麻饼芝麻是榨取香油的原料。榨油时一般可得到52%的芝麻饼和47%的芝麻油。芝麻饼是一种很有价值的蛋白质来源饲料。芝麻饼一般含粗蛋白质48%,粗纤维2%~3%,粗脂肪3%~4%,无氮浸出物33%~35%,粗灰分9%;含蛋氨酸1.3%左右,赖氨酸1.1%左右,苏氨酸1.6%左右,精氨酸6.1%左右;其营养价值介于动物性蛋白质和植物性蛋白质之间。在芝麻饼的氨基酸组成中,蛋氨酸与色氨酸含量丰富,缺少赖氨酸;维生素A、维生素D和维生素E也较少。用它作为猪饲料,最好与赖氨酸含量多的饲料搭配使用,以弥补不足。芝麻饼的适口性好,是猪的很好的蛋白质补充料。芝麻饼蒸炒过度,会造成维生素含量降低,使赖氨酸、精氨酸、色氨酸利用率下降。因此,在使用中应特别注意,已经焦化的芝麻饼应避免使用。芝麻饼在猪的饲粮中的比例不应超过10%。茶籽饼我国的茶籽资源十分丰富,茶籽中含有25%~35%的茶籽油,是理想的高级食用油。脱油后的茶籽饼中含有有毒的茶皂素,茶皂素在工业、农业、日用化工和医药等部门有着重要用途。脱油和提取茶皂素的茶籽饼,含粗蛋白质10%~25%,粗脂肪5%左右,淀粉35%左右,粗纤维30%左右。
茶籽饼用作饲料,关键是提取茶皂素,也就是脱毒。脱毒后的茶籽饼中氨基酸组成较好,其赖氨酸含量是0.27%左右,蛋氨酸0.26%左右,苏氨酸0.29%左右。它的营养价值与燕麦和米糠相似,其蛋氨酸含量相当于玉米和稻谷,可作为谷实类饲料蛋白质和氨基酸的补充,也可作为能量饲料使用。由于茶籽饼粗纤维含量高,在猪的饲粮中可添加5%~10%。

饲料作物的内容是什么

饲料是发展饲养业的物质基础。目前正处于农业结构调整的关键时期,大力种植牧草饲料作物热潮正在掀起,在繁多的牧草饲料作物中选择最适宜对路的草种、品种是种好用好牧草的先决条件。具体选择原则是:主要根据畜禽种类、利用方式及用途而定,要做到因地制宜,因用而异,合理搭配。   1.养猪户。根据猪采食量大,要求饲料纤维素含量少、富含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质的特点,应种植籽粒苋、饲料菜、苦荬菜、菊苣、鲁梅克斯、串叶松香草、青贮饲料玉米等,饲养母猪、种公猪还应种植饲用胡萝卜、甜高粱等,但以籽粒苋、饲料菜、苦荬菜为首选。   2.养鸡户。因禽类采食量较少,需求蛋白质高、纤维素少的特点,首先选苦荬菜,其次是菊苣、籽粒苋、根刀菜、饲用胡萝卜等。   3.养牛羊。因需求量大,且消化粗纤维能力强,应选用高产粮饲兼用作物和牧草类。如要解决干草问题,最好种植朝牧一号稗子(稗谷),其次是御谷、紫花苜蓿、沙打旺等。解决夏秋青绿饲料,最好种植御谷、墨西哥玉米、籽粒苋等,其次是高丹草、皇竹草、串叶松香草、菊苣等。

  4.养鹅户。鹅是草食性水禽,采食量较大,消化粗纤维能力也较强,首先应选择籽粒苋,并要搭配苦荬菜(或菊苣)、御谷或墨西哥玉米等。如饲养量大,还应种植鲁梅克斯、饲料菜等。   5.养兔户。兔为杂食性动物,要求牧草的水分适宜,并含一定量的纤维素,应种禾草并搭配高蛋白饲料作物,如御谷、稗谷、苦荬菜、籽粒苋、紫花苜蓿、菊苣等,但以两三样搭配为好。

  6.养鱼户。应选择柔嫩多汁、营养丰富、易打浆的饲料作物,如苦荬菜、墨西哥玉米、高丹草、苏丹草、籽粒苋、鲁梅克斯、饲料菜等。   制作冬春季青贮料,首先应种植饲用玉米(或甜高粱)、籽粒苋。两份玉米秸(或甜高粱秸)加一份籽粒苋青贮,营养全面且不变质,喂牛、羊、猪、鹅效果最好。其次还可种植高丹草、串叶松香草、苜蓿、沙打旺等混合制作青贮料。   用于改良盐碱地,因朝牧一号稗子是极耐盐碱的,在pH值9.6以下、盐渍度0.45%以下的偏重度盐碱地均能生长良好,所以在盐碱地改良上首先应选择朝牧一号稗子(国家审定并获进步奖的新草种),其次是紫花苜蓿、沙打旺、草木栖、籽粒苋、甜高粱等。   用于培肥地力,首先应该选择豆科牧草草木栖,其次是苜蓿、沙打旺、田菁、紫云英、毛叶苕子等。   用于护栏和防风固沙,首先应选择柠条、沙棘子等,也可栽植紫穗槐、二色胡枝子、荆条、铁篱笆等。

可以做饲料的草本或木本植物有哪些!

将军菊苣,大力士,特高,墨西哥玉米,杂交狼尾草,紫花苜蓿,串叶松香草,红白三叶,籽粒苋,鲁梅克斯,乐食,高丹草,润宝,黑麦草,丹农饲用甜菜,俄罗斯饲料菜,中华巨葱等优质牧草品种.   牧草种植、收获及加工机械化技术   1.技术简介   我国既是粮食生产大国,又是畜牧业生产大国。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膳食要求已不再满足于吃饱,而且还要吃好。面对市场需求的变化,我国农业生产的重点也从保证食物的供给数量,逐步向提高质量转变。膳食结构中粮食所占比例逐渐降低,而肉、蛋、菜、奶所占比重日益增加。因此,对我国畜牧业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国畜牧业发展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由于长期地过量垦殖,使这里的生态环境逐年恶化,植被遭到破坏,水土流失严重,农业生产条件低下,农作物产量低而不稳,经济发展缓慢,粮食问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这些都是制约我国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我国畜牧业生产主要分为草原畜牧业和农区畜牧业,其中草原畜牧业占有重要地位。饲草作为发展畜牧业的物质基础,成为畜牧业发展规模和速度的决定因素。我国有33亿亩草原,10亿亩草山坡地,可生产大量的饲草。但是,近几年来,随着畜牧业迅速发展,草原畜牧业中过度放牧和草原过载现象十分严重,形成了草场退化、沙化和碱化,导致草场生态环境恶化,使饲草需求与饲草供给的矛盾更加突出,严重制约了畜牧业的健康发展。目前,我国每年贮草量仅能满足抗灾保畜需要的15%~25%,由于饲草不足造成的牲畜死亡率为5%~6%,有的甚至高达10%。因此,大力发展牧草生产机械化技术,对恢复草场植被,改善草原生态环境,迅速恢复和提高草原生产力,发展畜牧业至关重要。   牧业生产机械化的重点主要包括牧草种植、收获和加工环节的机械化技术。 饲草种植机械化技术主要是指利用机械化手段改良退化草场的技术,它可以有效改变当前我国草场植被稀疏、优质牧草减少的现状。牧草种植机械化技术主要包括耕、耙、压、播4个环节的生产工艺。草原退化的根本原因是土壤板结,机械化耕作可以有效改良土壤结构、改善土壤理化性状。实践证明,耕翻后的草地,实行一年生与多年生牧草混合播种效果良好。一般情况下,一年生作物第一年可亩产青草750一1466千克,比改良前平均增产10倍。第二年多年生牧草的覆盖程度可达85%,亩产青草600~960千克。牧草播种机械化技术包括牧草补播和撒播镇压式播种2种形式。牧草补播不破坏和少破坏草地原有植被,在草群中补播优质牧草,提高草地生产力。撒播镇压式播种包括压槽式和网形镇压播种法,是我国北方干旱和半干旱地区一种实用的牧草播种技术。压槽式播种法,指由配置在拖拉机前的撒播机将草籽均匀撒于地表,拖拉机后牵引的压槽器将种子压入土壤,并在地表压出集水槽;网形镇压播种法指由配置在拖拉机前的撒播机将草籽均匀撒于地表,拖拉机后牵引的网形镇压器将种子压入土壤,并在种子上覆一层虚土。饲草收获机械化技术是利用机器将饲草切割、收集、制成各种形式的干草的作业过程。分为分段收获和联合收获,分段收获主要机具包括割草机、搂草机、切割压扁集条联合作业机、集草器、压捆机、运草车和垛草机等;联合收获则采用饲草联合收割机收割,同时切碎、抛送到后面的挂车上。饲草加工机械化技术是指将牧草通过机械粉碎、加工、调制,制成可供畜禽食用的优质饲料,主要有草粉加工技术、混合饲料加工技术和氨化饲料技术。草粉加工工艺简单,只需将饲草和各种作物秸秆等物料晾晒至含水率15%以下,通过粉碎机粉碎即可加工成饲料;混合饲料加工技术则将不同种类的饲料经科学计算,配比组成,经配合饲料加工机组混合制成,加工机组包括粉碎机、计量配料装置、混合机和输送装置组成;氨化饲料技术主要是通过粉碎机、秸秆调制机等氨化设备对秸秆进行氨化处理,提高其营养价值的技术,可广泛应用于畜牧饲料的加工。   2.操作规范   (1)饲草种植机械化技术   在草田轮作区,深耕要求18~22厘米,无漏耕、重耕,减少犁沟;耙地要求重耙和轻耙两遍,沿对角线方向作业,并镇压一遍;播种时,燕麦和大麦的播深3~5厘米,苜蓿l一2厘米,碱草l一2厘米。在羊草草场浅翻耕和一年生作物种植轮作区,深耕要求15一17厘米,无漏耕、重耕、垄沟和垄台;耙地要求重耙和轻耙两遍,沿对角线方向作业,并镇压一遍;燕麦和大麦的播深3~5厘米,油菜2~3厘米,羊草l~2厘米。在更新复壮羊草草场时,常使用浅松耕机械化工艺,通过类似无壁形犁烨切断羊草根茎层的根系,同时向上抬土耕作,不翻转搅乱运土层,疏松土壤,改善土壤理化性状,达到植被更新复壮的目的。牧草补播时应注意覆土深度,禾本科牧草不超过4~5厘米,豆科牧草为2一3厘米。某些作物由于种子很小,可拌土播种,不用覆土。播种量一般为2~6千克/亩。   (2)饲草收获机械化技术 饲草收获割茬高度在不影响牧草次年生长的情况下尽量降低,天然饲草为4~5厘米,人工饲草5一6厘米,晚秋收割牧草6~7厘米。在收获牧草时,各环节的作业的适宜湿度为:搂草40%~50%,垛草17%~20%,固定式压捆17%以下,捡拾压捆28%以下。   (3)饲草加工机械化技术在进行氨化饲料时,贮窖深度不超过2米,每立方米氨化秸秆75千克左右。尿素溶液配制比例为: 麦秸:水:尿素=100:(30~40):(3.5~4.5)通过铡草机或草粉机将秸秆粉碎,每铺30厘米按比例喷洒配制好的尿素溶液,与麦秸均匀混合后压实。如用秸秆调质机,则先将配制好的尿素溶液加入药箱,开机后即可使切碎的麦秸与溶液均匀混合,直接喷火贮窖,每铺20~30厘米摊平踩实一次。当处理的麦秸超过窖口呈抛物线时,经充分压实用塑料薄膜封顶,最后用湿土压严踩实。   3.注意事项   (l)草原耕作间隔一般为4~5年。随着使用年限的增长,土壤将逐渐变实,产草量下降,需要再进行翻耕,并重新实行一年生作物和多年生作物混播。   (2)牧草补播一般宜在土壤较肥沃松软、降雨在300毫米以上或有灌溉条件的地区草地进行。   (3)牧草收获要及时,避免对草质和产量产生影响。一般禾本科收割期为抽穗期,豆科作物在开花初期收割为宜。收获牧草时,应尽量减少革的散失和机器对牧草的打击和揉搓,防止泥土和脏物混入牧草。   (4)选用加工饲草的粉碎机时,要选用有农机推广许可证的粉碎机。氨化季节最好在秋季、春季,选择晴朗天气时进行;开窖取料时应喂多少取多少,取后立即封严窖口,取出的氨化秸秆应晾晒1~2天后方可饲喂牲畜

哪些农作物能做为动物的饲料

植物性饲料 从名字就能看出来是来自植物的饲料,则被称之为植物饲料。包括农作物的籽实,如大米、大豆、玉米、麦子、土豆、红薯等;是农作物通过加工之后的副产品,如豆饼、花生饼、芝麻饼、向日葵饼、麦麸、米糠等;蔬菜等。 植物中含有丰富的碳水化合物,能够提供充分的能量,是非常主要的基础饲料。蛋白质的含量少,氨基酸的种类少是此饲料的缺陷。虽然植物中的豆类也含有丰富的蛋白质,但与肉类比起来,前者只能作为补充,不能只食用植物饲料。植物饲料最重要的价值就在于含有丰富的的维生素,狗若缺少维生素,容易患败血症以及消化系统之类的疾病。 植物性饲料中含有大量的纤维素。纤维素不容易消化,没有太大的营养价值,但生理意义是十分重要的。纤维素在体内能够剌激肠壁,能帮助肠管的蠕动,容易排出粪便,避免发生腹泻或便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