氨化处理的玉米秸秆可提高粗纤维消化率,增加粗蛋白,且含有大量的胺盐,胺盐是牛、羊反刍动物胃微生物的良好营养源。该方式简单易行,能有效抵御“二次发酵”,取料较为容易。随着压力的增大,温度相应升高,在高温、高压、高剪切作用力的条件下,物料的物理特性发生变化,由粉状变成糊状。从生化过程看,挤压膨化时最高温度可达130℃~160℃。
秸秆可以做成养鸡鸭鹅的饲料吗
可以!1、用玉米、高梁、大麦、小麦、水稻、甘蔗等多种农作物秸秆(指晒干后)的一种或几种切成5厘米左右,与淀粉类如:玉米粉、大、小麦粉、高粱粉、稻米粉、薯干粉等任一一种,再加入食盐、过磷酸钙混匀,然后加大量水和匀发酵(冬天注意保温),发酵后即可用作鸡鸭鹅的饲料。
2、具体配方:秸秆50:淀粉1:食盐0.25:过磷酸钙0.015:水100。
秸秆怎么处理才能作饲料?
1、玉米秸秆青贮加工技术:
属于生物处理技术,是玉米秸秆饲料利用的主要方式。该项技术是将腊熟期玉米通过青贮收获机械一次性完成秸秆切碎、收集或人工收获后将青玉米秸秆铡碎至1—2cm长,使其含水量为 67%—75%,装贮于窖、缸、塔、池及塑料袋中压实密封贮藏,人为造就一个厌氧的环境,自然利用乳酸菌厌氧发酵,产生乳酸,使大部分微生物停止繁殖,而乳酸菌由于乳酸的不断积累,最后被自身产生的乳酸所控制而停止生长,以保持青秸秆的营养,并使得青贮饲料带有轻微的果香味,牲畜比较爱吃。
2、玉米秸秆微贮加工技术:
这也是生物处理方法,把玉米秸秆切短,长度以养牛5-8cm、养羊3—5cm为宜,而养猪需粉碎,这样易于压实和提高微贮窖的利用率及保证贮料的制作质量。容器可选用类似青贮或氨化的水泥窖或土窖,底部和周围铺一层塑料薄膜,小批量制作可用缸或塑料袋、大桶等。秸秆含水量控制在60%—70%,在秸秆中加入微生物活性菌种,使玉米秸秆发酵后变成带有酸、香、酒味家畜喜食的饲料。微贮就是利用微生物将玉米秸秆中的纤维素、半纤维素降解并转化为菌体蛋白的方法,也是今后粗纤维利用的趋势。
3、玉米秸秆黄贮加工技术:
这是利用微生物处理玉米干秸秆的方法。将玉米秸铡碎至2~4cm,装入缸中,加适量温水闷2天即可。干秸秆牲畜不爱吃,利用率不高,经黄贮后,酸、甜、酥、软,牲畜爱吃,利用率可提高到80%-95%。
4、玉米秸秆氨化加工技术:
氨化是最为实用的化学处理方法,先将秸秆切成2~3cm长,秸秆含水量调整在30%左右,按100kg秸秆用5—6kg尿素或10—15kg碳酸氢铵兑 25~30kg水溶化搅拌均匀配制尿素或碳酸铵水溶液,或按每100kg粗饲料加上15%的氨水12~15kg。分层压实,逐层喷洒氨化剂,最后封严,在 25℃—30℃下经7d氨化即可开封,使氨气挥发净后饲喂。氨化秸秆饲料常用堆垛法和氨化炉法制取。氨化处理的玉米秸秆可提高粗纤维消化率,增加粗蛋白,且含有大量的胺盐,胺盐是牛、羊反刍动物胃微生物的良好营养源。氨本身又是一种碱化剂,可以提高粗纤维的利用率,增加氮素。玉米秸秆氨化后喂牛、羊等不仅可以降低精饲料的消耗,还可使牛羊的增重速度加快。
5、玉米秸秆碱化加工技术:
这也是一种化学处理方法,用碱性化合物对玉米秸秆进行碱化处理,可以打开其细胞分子中对碱不稳定的酯键,并使纤维膨胀,这样就便于牲畜胃液渗入,提高了家畜对饲料的消化率和采食量。碱化处理主要包括氢氧化钠处理、液氮处理、尿素处理和石灰处理等。以来源广、价格低的石灰处理为例,100kg水加1kg生石灰,不断搅拌待其澄清后,取上清液,按溶液与饲料1:3的比例在缸中搅拌均匀后稍压实。夏天温度高,一般只需30h即可喂饲,冬天一般需80h。当前发展的是复合化学处理,综合了碱化和氨化两者的优点。
6、玉米秸秆酸贮加工技术:
酸贮,也是化学处理方法,在贮料上喷洒某种酸性物质,或用适量磷酸拌入青饲料贮藏后,再补充少许芒硝,可使饲料增加含硫化合物,有助于增加乳酸菌的生命力,提高饲料营养,并抵抗杂菌侵害。该方式简单易行,能有效抵御“二次发酵”,取料较为容易。此法较适宜黄贮,可使干秸秆适当软化,增加口感和提高消化率。
7、玉米秸秆压块加工技术:
利用饲料压块机将秸秆压制成高密度饼块,压缩可达1:15-1:5,能大大减少运输与贮藏空间。若与烘干设备配合使用,可压制新鲜玉米秸秆,保证其营养成分不变,并能防止霉变。目前也有加转化剂后再压缩,利用压缩时产生的温度和压力,使秸秆氨化、碱化、熟化,提高其粗蛋白含量和消化率,经加工处理后的玉米秸秆成为截面30%26#215;30mm、长度20~100mm的块状饲料,密度达0.6—0.8kg/cm3,便于运输贮存,适用于公司加农户模式,生产成本低。
8、玉米秸秆草粉加工技术:
玉米秸秆粉碎成草粉,经发酵后饲喂牛羊,作为饲料代替青干草,调剂淡旺季余缺,且喂饲效果较好。凡不发霉、含水率不超过15%的玉米秸秆均可为粉碎原料,制作时用锤式粉碎机将秸秆粉碎,草粉不宜过细,一般长 10~20mm,宽1—3mm,过细不易反刍。将粉碎好的玉米秸秆草粉和豆科草粉按3:1的比例混合,整个发酵时间为1—1.5天,发酵好的草粉每100kg加入0.5-1kg骨粉,并配人25—30kg的玉米面、麦麸等,充分混合后,便制成草粉发酵混合饲料。
9、玉米秸秆膨化加工技术:
这是一种物理生化复合处理方法,其机理是利用螺杆挤压方式把玉米秸秆送人膨化机中,螺杆螺旋推动物料形成轴向流动,同时由于螺旋与物料、物料与机筒以及物料内部的机械磨擦,物料被强烈挤压、搅拌、剪切,使物料被细化、均化。随着压力的增大,温度相应升高,在高温、高压、高剪切作用力的条件下,物料的物理特性发生变化,由粉状变成糊状。当糊状物料从模孔喷出的瞬间,在强大压力差作用下,物料被膨化、失水、降温,产生出结构疏松、多孔、酥脆的膨化物,其较好的适口性和风味受到牲畜喜爱。从生化过程看,挤压膨化时最高温度可达130℃~160℃。不但可以杀灭病菌、微生物、虫卵,提高卫生指标,还可使各种有害因子失活,提高了饲料品质,排除了促成物料变质的各种有害因素,延长了保质期。
玉米秸秆热喷饲料加工技术是一种类似的复合处理方法,不同的是将秸秆装入热喷装置中,向内通人过饱和水蒸气,经一定时间后使秸秆受到高温高压处理,然后对其突然降压,使处理后的秸秆喷出到大气中,从而改变其结构和某些化学成分,提高秸秆饲料的营养价值。经过膨化和热喷处理的秸秆可直接喂养家畜,也可进行压块处理。
10、玉米秸秆颗粒饲料加工技术:
将玉米秸秆晒干后粉碎,随后加入添加剂拌匀,在颗粒饲料机中由磨板与压轮挤压加工成颗粒饲料。由于在加工过程中磨擦加温,秸秆内部熟化程度深透,加工的饲料颗粒表面光洁,硬度适中,大小一致,其粒体直径可以根据需要在3-12mm间调整。还可以应用颗粒饲料成套设备,自动完成秸秆粉碎、提升、搅拌和进料功能,随时添加各种添加剂,全封闭生产,自动化程度较高,中小规模的玉米秸秆颗粒饲料加工企业宜用这种技术。另外还有适合大规模饲料生产企业的秸秆精饲料成套加工生产技术,其自动化控制水平更高。
农作物秸秆能生产饲料吗?
作物秸秆和茎叶是喂养家畜的重要饲料来源。但其粗纤维含量很高,约占30%-50%;而粗蛋白质含量又很低,特别是禾本科秸秆约占3.2%-6.2%;豆科秸秆的粗蛋白质含量稍高,约为6.8%-11.1%,将经加工调制的秸秆饲料直接饲喂家畜,其消化率和营养价值很高。现将秸秆、茎叶的高效利用和加工调制技术分述如下:1、石灰水处理法
具体制作方法是:将准备处理的稻草或麦秸先切短成2-3厘米,放入缸中(或水池),装至七八成满,加入搅拌均匀的1%生石灰溶液(或3 %熟石灰水),使原料充分拌匀湿润,再在原料上压以石块(切不可用金属块),防止原料飘浮,然后加满石灰水使原料全部淹没,经一昼夜,取出沥去残存液,即可直接饲喂,不必用清水冲洗,沥下的残液可以继续使用。若浓度变低,可按原浓度的1/2计,配入适量母液,使其又成1%的浓度。这样反复使用3-4次后倒弃。
2、氨水处理法
具体调制方法如下:
先在秸秆堆中插入喷嘴,深度为25-30厘米,然后顺喷嘴灌入氨水。每100公斤秸秆灌入20%-25%浓度的氨水12公斤,并用塑料薄膜紧紧包住秸秆堆,使其不漏气,经5-7天(冬季7-10天)即可打开薄膜使用。经过这样处理的秸秆,饲喂牛、羊等反刍家畜,不但总营养价值提高,而且增加了粗蛋白质的含量。
3、碱水处理法
先将秸秆铡成长约2-3厘米左右的短草,每100公斤秸秆喷洒5%氢氧化钠溶液1公斤。喷洒要均匀,边喷边搅拌。最好是当天喂的饲料在前1天进行处理,经过24小时后消化率可明显提高。经过喷洒处理的秸秆是一种潮湿带有咸味的饲料,总的消化率可提高60%-70%,家畜很喜欢吃。
4、生物发酵法
发酵饲料是把各种青、粗饲料(秸秆类饲料)通过有益微生物的发酵作用,变成一种香、甜、软、熟、稍带酒味,又容易消化的饲料,除可作为牛的饲料外,也是喂猪的好饲料。粗饲料在发酵过程中,由于微生物不断产生热量,使饲料软化,改善了饲料的适口性,提高了饮料的利用率。更由于微生物的大量繁殖,微生物本身具有丰富的营养,除含许多蛋白质、维生素等营养成分外,体内还含有分解粗纤维、淀粉、蛋白质、脂肪、果胶等物质的多种酶,这些酶可使饲料中一些难以消化的物质分解转化为简单的易于消化吸收的物质。现介绍两种简单易行的秸秆饲料发酵法:
⑴自然发酵。
先将秸秆切成长3厘米小段(喂牛羊)或粉碎成粉末状(喂猪),每100公斤料加水150公斤左右,充分拌匀,并把其分层填压在池内(或缸内),最后压紧封严。在暖季经过4-5天,在寒冷季节经过6-7天即可发酵成熟。在寒冷的季节里,如用热水浸拌,则可使发酵过程提前完成。发酵好的饲料内的温度相当高,在冬季如能随取随喂,还可使家畜吃到温的饲料。
⑵混合发酵法。
所谓混合发酵,就是将一种秸秆与另一种粗料或精料,分层填压在发酵池或缸内加水进行发酵,如稻草与玉米秸混合发酵,由于玉米秸中含有较多的碳水化合物,发酵完成时间快,且品质优良。具体做法是:将稻草切成长3厘米左右(喂牛羊)或粉碎成粉末状(喂猪),玉米秸粉碎后,每100公斤加盐0.6-1公斤,水150-160公斤(冬季用热水,夏季用凉水),充分搅拌均匀后,装入水泥池或土窖内发酵。原料装池后24~48小时(冬季48小时,夏季24小时),待自然升温到40 ℃时立即降温。办法是:把原料踏实(特别要注意池子边缘),再用塑料布盖好,塑料布的四周用砖头或土块压紧,使之密封,再在上面盖上草,一般降温24小时后,即可饲用。
秸秆能喂羊吗?怎样喂
你可以用农盛乐秸秆发酵剂,无论是干秸秆、青秸秆、粮食作物秸秆,还是经济作物秸秆,都可用秸杆发酵液发酵。一些不太适宜直接饲喂的副产品如向日葵、葵花盘、油菜秆、甘蔗梢、玉米芯、稻壳等,经过粉碎或者揉搓丝化后微贮,也可以转化为优质的饲(草)料。秸秆微贮操作要点:
1. 加工粉碎处理
用于微贮的秸秆必须无霉烂变质、无污染。窖池发酵时,羊用切短至3~5厘米,牛用切短至5~8厘米(较粗硬秸秆相对更短)这样易于压实和提高窖(池)的利用率,保证制作质量;塑料袋发酵的秸秆需要打碎至0.5~1厘米。方便压实,提高空间利用率,更好的保证厌氧密封发酵,提高物料品质。
2、农盛乐秸杆发酵液的准备
按比例准备足够的农盛乐饲料发酵液,用适量温水稀释(1公斤秸杆发酵液配400-500公斤秸杆)。
3、物料水分控制
微贮饲料的水分含量是否合适是决定微贮饲料好坏的重要条件之一,因此,在喷洒和压实过程中要随时检查秸秆水分含量是否合适,各处是否均匀,要注意层与层之间水分衔接,不得出现干层。含水量的检查方法:抓起秸秆试样,用双手扭拧,若有水往下滴,其含水量达80%以上,若无水滴,松开手后看到手上水分很明显,含水量约60%左右,若手上有水分(反光),约为50-55%;感到手上潮湿约40-50%;不潮湿在40%以下。
4.在微贮麦稻时加入少量大麦粉或玉米粉、麸皮、米糠(1吨麦秸加入1~3公斤即可),目的在于给微生物在发酵初期提供一定的营养物质,提高微贮饲料质量。
5、秸秆微贮装窖操作
分层装料,在窖底和周围铺一层塑料布,之后铺放秸秆,每层装30厘米。分层按干秸秆重量的0.5%均匀撒入玉米面、大麦粉或者麦麸,为发酵初期益生菌提供一定的营养物质。麦秸比重按100千克/立方米计算,干玉米秸秆比重按110千克/立方米计算。分层喷洒水和农盛乐秸杆发酵液稀释液,喷洒要尽量均匀,层与层指尖不得出现夹干层。分层压实,减少物料间空隙,尽量做到密封厌氧发酵。
6、封顶封窖
逐层装窖直到高出窖面40~50厘米为止。装完后,在***上面均匀撒一层食盐,用量为250克/立方米。然后,在充分压实密封。盖上塑料布后,再在上面盖20~30厘米厚的干秸秆,覆土15~20厘米。
7、秸秆发酵期间的管理
秸秆微贮后,窖池内的物料会慢慢下沉,应及时地加盖土,使之高出地面,并在距窖周围约一米处挖好排水沟,以防雨水深入。以后要经常检查,窖顶有裂缝时,应及时覆土压实,放置漏气和雨水深入。窖池上面能搭棚防雨,避免雨水渗入造成物料变质。
8、质量标准
在气温较高季节封窖21天,气温较低季节30天后完成微贮发酵,开窖检查质量。
手感:优质微贮饲料拿到手里感到很松散,质地柔软湿润。发粘或粘到一块,以及虽松散,但干燥粗硬,均属不良饲料。
看: 优质微贮青玉米秸秆饲料色泽呈橄榄绿,麦稻秸秆呈金黄褐色。若呈褐色或墨绿色则质量较差。
嗅: 优质饲料具有醇香和果香气味,并具有弱酸味,若有强酸味,表明醋酸过多,这是由于水分过多和高温发酵造成。若有腐臭、发霉味不能饲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