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人吃的玉米则是普通玉米,其品种与青储玉米不同。一般,玉米在封行前需进行2~3次中耕除草。玉米有“饲料之王”的美称,是各种家畜、家禽的优质精饲料和良好的青饲、青贮饲草。玉米的消化率高,如青贮玉米粗蛋白质消化率为50%,粗脂肪79%,粗纤维62%,无氮浸出物73%。在生活水平较低地区,玉米是重要的食粮。在城市及较发达地区,玉米是调剂口味不可缺少的食品。
饲料用的玉米和平时人吃的玉米有什么区别?
饲料用的玉米和平时人吃的玉米在以下几个方面存在区别:1. 品种:饲料玉米主要是青储玉米,这种玉米尚未完全成熟时就可以收获,然后进行粉碎或切割,最后进入青储池进行密封发酵。而人吃的玉米则是普通玉米,其品种与青储玉米不同。
2. 种植:饲料玉米和普通玉米的种植方式也不同,饲料玉米的目标是提高产量、纤维品质和持绿性,而人吃的玉米则更注重口感和营养价值。
3. 加工和用途:饲料玉米主要是用于动物饲料生产,而人吃的玉米则是用于食用和加工成各类食品。
总的来说,饲料用的玉米和人吃的玉米虽然都是玉米,但在品种、种植、加工和用途等方面存在明显的差异。
饲用玉米有什么特点?如何种植?
玉米适应性广,我国南北各地均有种植;产量高,马齿型玉米籽粒产量一般在400千克/666.7米2以上,高产品种甚至超过800千克/666.7米2,乳熟期地上部青刈鲜重达4000~6000千克/666.7米2;用途多,籽粒是畜禽最常用的精饲料,茎叶是最重要的青贮原料,也可作青饲料利用;品质好,籽粒不仅淀粉含量高,而且粗脂肪和粗蛋白质含量明显高于其他谷类,适时收割的茎叶含糖量高,水分含量适中,易于青贮;玉米无论用作精饲料还是青饲料、青贮饲料,其适口性均非常好,饲用价值极高,故玉米有“饲料之王”之美称。
玉米高产栽培需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选耕层深厚、结构良好、通透性好、富含有机质的土壤种植玉米。玉米忌连作,所以种植玉米最好与大豆等作物进行轮作。
(2)饲用玉米应选择适于当地气候条件和种植制度的马齿型品种,尤其是马齿型杂交一代(F1)种植。玉米品种具有较强的地域性,甲地的高产品种,乙地不一定也高产,所以不宜远距离调运或购买优良品种。
(3)深耕和施足基肥有利于根系的生长,防止玉米倒伏。基肥以有机肥为主,适当加入过磷酸钙等磷肥。
(4)春季露地栽培玉米在日平均气温超过12℃以后播种,夏秋季期应在前茬作物收获后及早耕地播种。播种前选晴天将玉米种子翻晒1天,以杀灭附着在种子上的病菌和有利于出苗。玉米一般以条播和点(穴)播的方式播种。春玉米或收种子的玉米每666.7米2用种2千克左右,4000~5000株/666.7米2的密度较适宜;播得晚或用于青贮、青刈的玉米,适当加大播种量,种植密度可增大到6000~7000株/666.7米2。种子入土深度以3厘米左右为宜。
(5)出苗后,结合中耕除草进行间苗、补苗。出苗过密,1穴几苗不利于玉米生长和结实,应间成1穴1苗或1穴2苗;出苗不齐或因虫害而过稀(疏)的地方,须移栽或补播,以充分利用耕地和光热资源。一般,玉米在封行前需进行2~3次中耕除草。
(6)玉米生长发育快,耗肥水多,特别在拔节至抽穗期需肥水最多,生育过程中要加强肥水管理。在施足基肥的基础上,追肥贯彻轻施苗肥,重施穗肥的原则,拔节时追肥不宜太多,以防引起倒伏。南方雨水较多的季节要开沟排水;南方高温伏旱季节、北方遇旱时要适当灌溉。
(7)玉米的病虫害较严重,主要有玉米螟、玉米小斑病等。在玉米病虫害多发的季节,要及时防治。
(8)玉米抽穗、开花后,晴天上午10时左右到田边轻拍植株顶部雄穗,有利于授粉受精,提高雌穗结实率和种子产量。
(9)用于青贮的在籽粒乳熟—蜡熟期收割,收籽粒的在完熟后收获。收完籽粒的茎秆应及时收割,用于制作青贮饲料。
玉米有哪些饲用价值?
玉米有“饲料之王”的美称,是各种家畜、家禽的优质精饲料和良好的青饲、青贮饲草。仅以养猪而言,每100kg玉米籽粒能使仔猪增长体重20~25kg,每生产1kg猪肉需要5.6kg玉米籽粒,生产1kg牛肉需10kg。玉米的消化率高,如青贮玉米粗蛋白质消化率为50%,粗脂肪79%,粗纤维62%,无氮浸出物73%。玉米还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如每100kg玉米籽粒中含有可消化蛋白质为7.2kg,含有273.4个饲料单位,较大麦、燕麦、谷子为高,并含有多种维生素。如100kg粒籽中含有胡萝卜素5mg,维生素B14.6mg,维生素B21.3mg和其他多种维生素。但是籽粒中钙、铁稍感不足,赖氨酸、色氨酸等氨基酸的含量不足。一般含赖氨酸只0.2%~0.5%,国外最近育出的新品种有的高达0.5%。所以在饲喂时应掺和其他富含这些营养元素的豆类饲料,以发挥蛋白质间的互补作用。
玉米有哪些用途
原发布者:1hongwei11玉米是我国第二大粮食品种,种植面积平均在2500万公顷左右,年产量则达到1.2亿吨,播种面积和产量都处于世界第二位。我国玉米的分布较广,全国20多个省、市、自治区都有种植,主产区是东北和华北玉米主产区以及西北的一部分地区。专家预计,我国玉米总生产量在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将保持相对稳定。 我国不仅是世界玉米的主要生产国,也是玉米的主要消费国,总消费水平在1.2亿吨左右,约占世界玉米消费总量的19%。玉米的下游产业链长,涉及种植、养殖、食品、化工、医药等诸多行业。从消费结构上看,我国食用、饲用玉米总量稳定增长,但相对比例逐年下降,而工业用玉米的绝对量和相对比例都大幅上调,代表了未来玉米消费的主要趋势。 由于玉米子粒和植株在组成成分方面具有许多独特之处,使得玉米具有了广泛的利用价值。世界玉米总产量中直接用作食粮的只占三分之一,大部分用于饲料、工业加工等方面: 1、直接食用。玉米是世界上最重要的食粮之一,现今全世界约有三分之一人口以玉米作为主要食粮,其中亚洲人的食物组成中玉米占50%,多者达90%以上,非洲占25%,拉丁美洲占40%。玉米的蛋白质含量高于大米,脂肪含量高于面粉、大米和小米,含热量高于面粉、大米及高粱,但缺点是颗粒大、食味差、粘性小。在生活水平较低地区,玉米是重要的食粮。在城市及较发达地区,玉米是调剂口味不可缺少的食品。随着玉米加工工业的发展,玉米的食用品质不断改善,新的玉米食品如玉米片、玉米面、玉米渣、特制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