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鱼是食肉动物。它们是凶猛的肉食性鱼类,猎物因体型大小而异。体长不到3厘米的黑鱼苗主要吃蚊子幼虫。黑鱼的摄入量与水温密切相关。当水温低于12℃时,黑鱼就会停止进食。目前作为养殖对象的是乌鳢和斑鳢。肠短双曲,长于体长二分之一。乌鱼的摄食量大,往往能吞食其体长一半左右的活饵,胃的最大容量可达其体重的60%上下。乌鱼还有自相残杀的习性,能吞食体长为本身三分之二以下的同类个体。
乌鱼吃什么食物
它的主要食物是鲫鱼、虾等。一般体长小于3厘米时,以桡足类、枝角类、摇蚊幼虫为食;体长3-8cm时,主要以水生昆虫的幼虫、虾、蝌蚪为食;体长20cm以上时,主要以各种小叶鱼、蛙、虾为食。黑鱼特别喜欢吞食活青蛙,一种40厘米长的黑鱼,一次能吞下十几只小青蛙。所以钓黑鱼经常用青蛙做诱饵,放心。经过特殊训练,黑鱼还会吃漂浮颗粒饲料。黑鱼是食肉动物。体长3cm以下的黑鱼吃蚊子幼虫,体长3-8cm的吃蝌蚪、虾、幼体,体长20cm以上的吃各种小鱼甚至同类。人工饲养时,还可以给乌鳢投喂豆饼、鱼粉等人工配合饵料。
黑鱼生性凶猛,胃口巨大,非常贪婪。它们是凶猛的肉食性鱼类,猎物因体型大小而异。
体长不到3厘米的黑鱼苗主要吃蚊子幼虫。体长3-8厘米的黑鱼,可以吃小昆虫、蝌蚪、虾、仔鱼等。体长20cm以上的成年黑鱼特别喜欢吃鲫鱼、小吃店、泥鳅、田鸡等各种小鱼、幼鱼。饥饿时,它们会捕食同类。在人工养殖环境中,除动物饵料外,乌鳢还能以豆饼、鱼粉等人工配合饵料为食。水温高的夏天,黑鱼吃得多。当水温低于12度时,黑鱼就会停止摄食。
黑鱼的捕食习性
黑鱼游动缓慢,通常不追逐猎物,而是躲在水生植物或其他隐蔽物附近,高度关注周围的动静。一旦发现附近有鱼等适口的活饵游动,便迅速出击,一举将其捕获,食量很大,往往能吞下其体长一半左右的活饵,胃的最大容量可达其体重的60%左右。据解剖,一条500克的黑鱼在短时间内吞食了8条长10厘米的草鱼种,有自相残杀的习性。它能够吞下身体长度不到自身三分之二的相似个体。
黑鱼的摄入量与水温密切相关。夏天水温高的时候,黑鱼还挺贪吃的,吃很多。当水温低于12℃时,黑鱼就会停止进食。在人工饲养条件下,动物饲料不足时,也可以饲喂豆饼、菜饼、鱼粉等人工配合饲料。
黑鱼的生长环境
1.低级鱼:黑鱼是一种底栖鱼类,通常栖息在静水或稍有流动的水中,水生植物密集,底部淤泥松软。它遍布湖泊、河流、水库、池塘等水域,经常潜入水底摆动胸鳍以维持平衡。
2.适应性强:黑鱼对水中环境因子的变化有很强的适应能力,特别是对缺氧、水温、水质差的适应能力。当水缺氧时,它可以把头伸出水面,把背压平。头部较长,前部略扁平,后部略凸起。借助于由第一鳃弓背面的上鳃骨和舌侧颌部延伸出的骨片组成的鳃上器,可以直接呼吸空气中的氧气,因此即使在少水无水的潮湿地区也能长期存活。当温度范围为10℃至15℃时,乌鳢可离开水面3至4天。
乌鱼养殖吃什么???
乌鱼主要吃一些小鱼、小虾及一些碎肉。另外,还可以使用豆饼、菜饼、鱼粉等一些人工饲料。
【乌鱼】
乌鱼,又名黑鱼、生鱼、鳢鱼、才鱼等,属鲈形目,鳢科。在我国,鳢科鱼类有两属:鳢属和月鳢属。鳢属内有乌鳢(及黑龙江亚种)、斑鳢、甲鳢、眼鳢、点鳢、鳢、纹鳢等7种,还有一种白色的;月鳢属仅有月鳢一种。目前作为养殖对象的是乌鳢和斑鳢。
一、分布范围
乌鳢除高原地区外,主要分布于长江流域以及北至黑龙江一带,尤以湖北、江西、安徽、河南、辽宁等省居多。长江流域以南亦有,但较少见。乌鳢的黑龙江亚种主要分布于黑龙江流域的南部以及乌苏里江流域和兴凯湖、松花江等沼泽地带。斑鳢则分布于长江流域以南地区,尤其是广东、广西、台湾、福建、云南等地较常见。
二、基本信息
1、乌鳢肉质细嫩,口味鲜美,且营养价值颇高,因而在国内外市场深受欢迎,是人们喜爱的上乘菜肴。
2、乌鳢对外界环境要求不严格,生活适应能力较强,即使在溶氧不足的水域中仍能生存。乌鱼在养殖上要求不高,生长迅速,运输方便,近年来随着国内养殖业的发展和国外贸易的需要,乌鱼渐成为特种养殖品种一族,乌鱼的养殖技术已开始引起人们的关注和重视。
三、生物学特性
1、乌鱼身体前部呈圆筒形,后部侧扁。头长,前部略平扁,后部稍隆起。吻短圆钝,口大,端位,口裂稍斜,并伸向眼后下缘,下颌稍突出。牙细小,带状排列于上下颌,下颌两侧齿坚利。眼小,上侧位,居于头的前半部,距吻端颇近。鼻孔两对,前鼻孔位于吻端呈管状,后鼻孔位于眼前上方,为一小圆孔。鳃裂大,左右鳃膜愈合,不与颊部相连鳃耙粗短,排列稀疏,鳃腔上方左右各具一有辅助功能的鳃上器。
2、乌鳢体色呈灰黑色,体背和头顶色较暗黑,腹部淡白,体侧各有不规则黑色斑块,头侧各有2 行黑色斑纹。奇鳍黑白相间的斑点,偶鳍为灰黄色间有不规则斑点。
3、乌鳢鱼全身披有中等大小的鳞片,圆鳞,头顶部覆盖有不规则鳞片。侧线平直,在肛门上方有一小曲折,向下移二行鳞片,行于体侧中部,后延至尾基。
4、乌鳢背鳍颇长,几乎与尾鳍相连,无硬棘,始于胸鳍基底上方,距吻端较近。腹鳍短小,起点于背鳍第4-5根鳍条下方,末端不达肛门。胸鳍圆形,鳍端伸越腹鳍中部。臀鳍短于背鳍,起点于痛鳍第15-16根鳍条下方。尾鳍圆形。肛门紧位于臀鳍前方。
5、乌鳢鳔单室,细长,前端圆形,末端较尖,延至臀鳍基底上方。胃呈囊状,幽门垂2个,粗长,约为肠1/3。肠短双曲,长于体长二分之一。
6、乌鳢的黑龙江亚种主要特征为:背部颜色为深绿黑色,体侧有不规则黑绿色,背鳍和尾鳍与背部同色,胸鳍和臀鳍色浅。
7、乌鳢与斑鳢的主要差别是:乌鳢体较长,斑鳢钵较短;两者头顶部斑纹也有明显差别:乌鳢头顶部有七星状斑纹,斑鳢头顶部则呈近似"一八八"三个字之斑纹;此外,乌鳢的头比较尖长,更似蛇。
四、生活习性
1、乌鱼是营底栖性鱼类,通常栖息于水草丛生、底泥细软的静水或微流水中,遍布于湖泊、江河、水库、池塘等水域内。时常潜于水底层,以摆动其胸鳍来维持身体平衡。
2、性情:重感情,护子,雌雄偶配,可能在鱼类中是唯一的雌雄对制配偶.
3、乌鱼对水体中环境因子的变化适应性强,尤其对缺氧、水温和不良水质有很强的适应能力。当水体缺氧时,它可以不将头露出水面。借助在鳃腔内由第一鳃弓背面的上鳃骨和舌颌骨伸展出的骨片组成的鳃上器,直接呼吸空气中的氧气。因此即使在少水和无水的潮湿地带,也能生存相当长时间。乌鱼的生存水温为0-41℃,最适水温为16-30℃。当春季水温达到8℃以上时,常在水体中上层活动;夏令季节活动于水体的上层;秋季水温下降到6℃以下时,游动缓慢,常潜伏于水深处;冬季水温接近0℃时,则蛰居在水底泥中停食不动。
4、乌鱼具有很强的跳跃能力。当天气闷热、下雨涨水时,乌鱼往往会跃出水面,沿塘堤岸逃逸;在有流水冲击时也会激起鱼跃而逃跑。若其生活的池塘饵料不足时,亦会向他池转移,转移时其身体似蛇形,缓缓向前移动。
五、食性
1、乌鱼为一种凶猛的肉食性鱼类,且较为贪食。捕食对象随鱼体大小而异。体长3厘米以下的苗种主食挠足类、枝角类及摇蚊幼虫等,体长3-8厘米的苗种以水生昆虫的幼虫、蝌蚪、小虾、仔鱼等为食,体长20厘米以上的成鱼则以各种小型鱼类和青蛙为捕食对象(小型鱼类主要指鲫鱼、餐条、赤眼鳟、泥鳅及各种家幼鱼)乌鱼的游动速度快,但捕食一般不追赶猎物,而是隐藏于水草或其他隐蔽物附近,并高度注视四周的动静,一旦发现有鱼类等适口活饵游经附近时便迅速出击,一举捕获。乌鱼的摄食量大,往往能吞食其体长一半左右的活饵,胃的最大容量可达其体重的60%上下。据解剖,一条500克重的乌鳢,在较短时间内吞食10厘米长的草鱼种8尾。乌鱼还有自相残杀的习性,能吞食体长为本身三分之二以下的同类个体。其食量大小与水温有密切的关系。夏季水温高时相当贪食,摄食量大;当水温低于12℃时即停止摄食。
2、在人工饲养条件下,当动物性饲料不足时,也能以豆饼、菜饼、鱼粉等人工配合饲料为食。
黑鱼怎么饲养?
1.鱼池选择鱼池要求通风向阳,水源充足,面积1亩~5亩,水深1米~1.5米,四周种植一些水浮莲或水花生,并在较低的地方用网片围拦,这样既可防止乌鱼外逃,又可隐蔽、遮荫,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有利于乌鱼的生长。 2.清塘消毒鱼池选定后,先将池水排干,每667平方米用生石灰140公斤~150公斤化水,全池均匀泼洒,并用耙等工具翻动淤泥,充分消毒。乌鱼种放养前一周,将池水注至1米深,并施适当基肥培肥水质。 3.鱼种放养鱼种来源一般有两种,一种是野生的,一种是人工繁育的。但不管哪一种来源的鱼种,下塘前均要进行筛选,将规格基本一致的鱼种用3%~5%的食盐水洗浴5分钟~10分钟,然后放入同一个鱼池。放养密度视水源、注排水条件、饵料鱼来源等情况而定,一般情况下,3厘米~5厘米长的鱼种,667平方米放养6000尾~10000尾;10厘米~15厘米长的鱼种,放养4000尾~6000尾;20厘米左右的鱼种,放养约2000尾。若水源、注排水条件好,饵料鱼来源充足,放养密度还可适当加大一点。 4.饵料投喂人工精养黑鱼,主要以低值新鲜小鱼虾为主要饵料。因野生或一些人工繁育的鱼种是吃活饵的,所以鱼种下池后应先停喂一两天,然后每天上午沿池四周投喂适量的死饵进行驯化,以后逐步移到池塘一处投喂。鱼吃食死饵习惯后,每天上午9时和下午4时各投喂1次,日投饵量为鱼体重的5%~10%,并根据天气、水温、生长、摄食等情况灵活掌握。 5.日常管理黑鱼在天然水体中或稀养情况下是不易发病的,但在人工精养情况下,若防治不当,则会暴发鱼病,而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从笔者几年的实践情况看,乌鱼常见病有水霉病、腐皮病、腹水病、烂鳃病等。若防治措施得当,鱼很少发病或不发病。因此,在乌鱼养殖过程中,应经常查看水质、鱼情、打捞残饵、防止外逃等,发现异常情况,要及时处理。 6.捕大留小,适时上市因乌鱼是凶猛的肉食性鱼类,饵料不足时会自相残杀,所以,每隔1个月左右,就要捕大留小1次。若规格相差较大,且数量较多,可分养到其他同种规格的鱼池或网箱中。市价较好时,可将达到商品规格的成鱼上市销售。这样,既可卖得好价钱,又有利于小规格鱼的生长。乌鱼一天喂几次,几天换一次水,求大神帮忙...
一般来说,都是三天一次的。喂食的话,每次都是脑袋大小的份量就足够了,可以把龟拿出去放到一个专门喂食的地方,或者是直接在盆里喂。养殖的盆里的话,最好在喂食前换一次水,喂食完之后,龟龟会排便,等它排便完了之后再换一次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