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龄蚕,蚕座的净面积为7-8平方米。如果蚕座过密,将较密处的饵料以及蚕移动至蚕座四周,然后在外圈添加一圈空白料。移蚕①在蚕座内撒上一层新鲜石灰粉,然后将大蚕移动至蚕座内。等到进食结束,检查蚕头分布均匀后,将两侧用1.4m长的尼龙绳固定好的塑料折蔟横放蚕座内。③从第3天开始,每天在投喂桑叶前,将塑料折蔟连蚕带沙倒翻一次。⑤见熟1%后,将构建镂空透气蚕座的折蔟移走。8-10小时后将方格蔟平铺于蚕座上,让熟蚕自动上蔟。
最先进的养蚕技术,养蚕有哪四个过程
1、小蚕饲养:1龄期,每张蚕种(28000粒卵)饲喂量为0.56kg(以粉体人工饲料干料计算),饲料间距为0.3-0.5cm。2、2龄期,每张蚕种的饲喂量为1.11kg,饲料间距为0.5cm。3、3龄期,每张蚕种的饲喂量为4.44kg,饲料间距为0.8cm。4、4龄期,每张蚕种的饲喂量为17.78-20kg,饲料间距不超过1cm。
一、最先进的养蚕技术
1、小蚕饲养
(1)饲喂
①给饵次数:收蚁时给饵1次,2龄、3龄、4龄蚕饷食时各给饵1次。
②给饵量:1龄期,每张蚕种(28000粒卵)的饲喂量为0.56kg(以粉体人工饲料干料计算)。2龄期,每张蚕种的饲喂量为1.11kg。3龄期,每张蚕种的饲喂量为4.44kg。四龄期,每张蚕种的饲喂量为17.78-20kg。
③饲料处理:配制的粉体干饲料加水1.7倍,揉合均匀后装入保鲜袋,封口。然后用蒸笼蒸煮45分钟后取出,冷却,等到即将达到常温时,擀压一遍(常温下可存放3-5天,5℃冷藏室中可存放10-15天)。
④给饵方法:采用切条育。饲料只放置一层,不能重叠。1龄蚕,饲料间距为0.3-0.5cm。2龄蚕,饲料间距为0.5cm。3龄蚕,饲料间距为0.8cm。4龄蚕,饲料间距不超过1cm。
(2)匀座、扩座
①1龄蚕,蚕座的净面积为0.24平方米。2龄蚕,蚕座的净面积为0.9-1.2平方米。3龄蚕,蚕座的净面积为2.4-3平方米。4龄蚕,蚕座的净面积为7-8平方米。
②收蚁结束后1-2小时以及2、3、4龄蚕饷食后数小时,进行匀座。具体方法:将密集处的蚁蚕连同饵料移动至蚕量较少处,将旁边没有蚕或者蚕很少的饵料移动至原来的饵料处(蚕座四周要放置一圈空白的新鲜饵料)。
③一般不需要扩座。如果蚕座过密,将较密处的饵料以及蚕移动至蚕座四周,然后在外圈添加一圈空白料。
(3)除沙
1-2龄蚕,不需要除沙。3-4龄蚕,在饷食后除沙。
(4)温度、湿度管理
①1龄蚕,温度控制在29-30℃,眠中降低至28-29℃,湿度控制在85-90%(第1-2天,干湿差1.5-2℃),80-85%(第3天,干湿差2℃)。
②2龄蚕,温度控制在28-29℃,眠中降低至28℃,湿度控制在85%(干湿差2℃)。
③3龄蚕,温度控制在27-28℃,眠中降低至27℃,湿度控制在80%,眠中降低至60%(干湿差4-5℃)。
④4龄蚕,温度控制在27℃,眠中降低至26.5℃,湿度控制在80%,眠中降低至60%(干湿差4-5℃)。
(5)眠起处理
①大部分蚕入眠时,开窗换气排湿,并在蚕座上撒一层焦康,2龄、3龄和4龄蚕在入眠后可以特制隔离消毒剂进行止料。
②等到起蚕达到95%以上并向四周爬散时,为饷食适期。
(6)饷食
除开2龄期以外,应当先撒施防僵粉,然后加网,在网上添加新鲜饲料。4-6小时后,等到起蚕上网进食后,提网除沙。
2、大蚕饲养
(1)准备工作
①每张蚕种准备14-16条的特制塑料折蔟(宽80cm、16个波峰、峰高为10cm),以及若干尼龙绳(1.4m长)或28根等长的竹竿。
②准备12-14m长的薄膜,4根直径在4cm以上的竹竿。
③设置2个蚕座(宽1.4m,长6-7m),中间以及两边各留宽30-50cm的通道,蚕座四角分别叠两块红砖(11cm高),然后在上面放置竹竿,使其形成长方形框架(宽1.4m,长6-7m)。
④在框架内垫上塑料薄膜,将四边翻到竹杆上,薄膜内垫一层大小相等的聚乙烯编织布或塑料窗纱。
(2)移蚕
①在蚕座内撒上一层新鲜石灰粉,然后将大蚕移动至蚕座内(体型相差不大的蚕放置在一起)。
②移蚕后,提供适量桑叶。等到进食结束,检查蚕头分布均匀后,将两侧用1.4m长的尼龙绳固定好的塑料折蔟横放蚕座内。调整波峰档距,提供桑叶。
(3)饲喂以及管理
①每日在早晨以及傍晚时分,分别饲喂一次。
②5龄期第3天的时候,把折蔟两侧的尼龙绳从1.4m收缩到1.2m,固定,让折蔟较为直立,增加峰高,提高透气效果。
③从第3天开始,每天在投喂桑叶前,将塑料折蔟连蚕带沙倒翻一次。
④每天在投喂桑叶前,使用一次新鲜石灰粉,防止蚕染病。
⑤见熟1%后,将构建镂空透气蚕座的折蔟移走。
⑥见熟5%时,添喂蜕皮激素。8-10小时后将方格蔟平铺于蚕座上,让熟蚕自动上蔟。等到熟蚕爬足数量后,将蔟具拿起,移至室外预挂,然后放上新的方格蔟,直至熟蚕全部上蔟。
二、养蚕有哪四个过程
1、蚕卵期
蚕卵宽约1mm,厚约0.5mm。刚产下时,蚕卵为淡黄色或黄色。1-2天后,蚕卵变成赤豆色。再过3-4天,蚕卵变成灰绿色或紫色,后续不再发生变化。等到蚁蚕孵化而出后,蚕卵变成白色。
2、幼虫期
(1)蚁蚕身体为褐色或黑色,长约2mm,宽约0.5mm,孵化后2小时左右,进食桑叶。
(2)蚕在幼虫期的时候,不断蜕皮、生长。整个期间,一共蜕皮4次。其中,1龄期为4-5天,2龄期为3-4天,3龄期为4天,4龄期为6天,5龄期为7-9天。
(3)5龄期蚕的体长为6-7cm,体重为蚁蚕重量的1万倍。
(4)5龄末期的时候,蚕逐渐老熟,开始吐丝结茧。
3、蚕蛹期
(1)蚕蛹期为14-18天左右。
(2)蚕蛹的体型为纺锤形,分为头、胸、腹三部分。头部较小,长有复眼和触角,胸部长有胸足和翅,腹部长有9个体节。
(3)刚刚化蛹时,蚕蛹体色为淡黄色,后续随着时间推移逐渐变成黄色、黄褐色、褐色。
(4)当蚕蛹变软,蛹皮起皱,颜色为土褐色的时候,蚕蛾即将羽化而出。
4、蚕蛾期
(1)蚕蛾头部为小球状,长有复眼和触角,胸部长有三对胸足及两对翅,腹部没有腹足,末端体节变为外生殖器。
(2)在交尾后,雄蛾立即死去,雌蛾在3-4小时后产卵。产卵结束后,雌蛾也慢慢死去。
养蚕的注意事项
1、调控温度:生长前期将温度维持在20-25℃左右。2、提供光照:放在半阴处,让蚕宝宝接受自然光的照射。3、投喂饲料:将鲜嫩的桑树叶剁碎,平铺在蚕周围。4、清理残渣:把剩余的食物碎渣清理掉,给蚕换新的纸箱。
养蚕需要注意的条件
1、调控温度
蚕对温度比较敏感,在温暖的环境中有利于胚胎发育,因此最好将温度控制在20-25℃之间,并且不能低于20℃,若是养殖的温度过低,蚕宝宝会停止生长。
2、提供光照
在养蚕的过程中,需要为其提供适宜的光照,不能长时间将其放在阴暗处,否则会影响蚕的食欲,在天气晴朗的时候,可以将蚕放在半阴处,让它接受自然光照射。
3、投喂饲料
蚕的肠胃比较脆弱,在给它投喂食物时尽量选择比较细软的叶子,比如桑树叶、白菜叶,注意要将叶片剁成小块,方便蚕宝宝进食,以免难以吞食。
4、清理残渣
在饲养蚕宝宝的过程中,要注意箱内的卫生,发现有叶子以及饲料堆积后要进行清理,避免腐烂后滋生细菌,导致蚕宝宝拉肚子,严重时会感染病害。
蚕的养殖方法
家蚕(Bombyx mori)是一种很好的实验动物和模式昆虫,在国内外经常用作中小学生物教学材料。人工饲料养蚕是养蚕技术的重大革新,也为广大师生充分利用家蚕学习生物科学知识提供了便捷的条件。同时,人工饲料养蚕也是一项技术性很强的工作,特别是对于初次接触的同志,更是重大的挑战。为提高人工饲料养蚕的成功率,特将有关技术要点概括如下。一、蚕种催青
蚕种催青是指把已经活化的蚕种保护在合理的环境条件下,促使胚胎顺利发育,直至孵化。由于蚕种在孵化前一日卵色变青,因此叫做催青。(蚕种在5-7℃冰箱保存3个月后解除休眠而成为活化卵。)
一般可以采用温度25℃、相对湿度75-80%的条件催青,大约在10日后孵化,有条件的学校最好采用自动控温温箱进行催青。
1、催青器具消毒:用直?/span>9厘米左右的二重皿或其它透明盒状塑料器皿,在充分洗涤之后,用75%酒精细心抹拭后晾干备用。
2、蚕种消毒:自冰箱中取出适量蚕种,置于医用纱布上,再扎成小袋状,浸泡在75%酒精中5分钟,取出并轻轻挤干纱布上的酒精,再浸泡于95%或无水酒精中1分钟,取出轻轻挤干纱布上的酒精。将蚕种倒入已消毒的催青容器中,薄薄摊平,用干净的滤纸吸干残余的酒精,待酒精蒸发完毕后,盖上容器的上盖,并用少许胶带纸固定容器的底部与上盖。
3、催青管理:将已消毒的蚕种放入已经调试好温度(25℃)的温箱进行保护。由于蚕种分发后各地保护措施难以一致,蚕种在冰箱冷藏期间,胚胎有一定程度的发育,会导致孵化不齐。因此,应在加温后的第7-8天开始,加强观察,如发现有少量(1/3左右)蚕卵颜色开始变青,应用黑色的棉布或黑纸将催青容器包裹遮光,实行黑暗保护2日左右,可以抑制发育快的蚕卵的孵化,待收蚁当日再打开见光,促使蚕卵一齐孵化。在我国大部分地区5-10月期间进行蚕种催青时,一般自然湿度可以基本满足蚕卵发育的要求。
二、饲料制作
1、混合装袋:适量称取配发的粉状家蚕人工饲料,按1:2.3(1-3龄)或1:2.1(4-5龄)的重量比例加水,搅拌混合均匀。称取相当于50克(1-3龄)或150-170克(4-5龄)粉状饲料量的混合好的饲料装入食品用塑料袋内,用手或棍状物体将饲料压平至饲育容器(22×16×5厘米)内径的相应面积,并将袋内空气尽可能排除干净,将袋口多余部分折叠2道以上使袋内外空气隔绝,用胶带纸适当固定折叠部分。将已装袋的饲料用白纸或报纸等简易包裹后(可2-3袋1包)蒸煮消毒。
根据各地饲育容器的底面积及形状的不同,饲料装袋量及饲养蚕数量可相应调整。
一般1头蚕1-5龄期需取食5克饲料干物,考虑到饲料残余损失等因素,1头蚕应准备6-7克饲料。
2、蒸煮消毒:用家用普通锅子或高压锅消毒均可,但应注意,由于袋口未封口,饲料只可隔水用蒸架或笼屉蒸,不可投入水中煮。要千万注意装料不宜过多,而且由于饲料蒸煮后会膨胀,袋内残余空气膨胀更严重,要严防因此将高压锅的出气口堵塞造成事故。蒸煮消毒时间:普通锅子水开后继续蒸45分钟,高压锅水开后继续蒸25-30分钟。待冷却后连报纸一起取出,放入塑料袋内后置5-7℃冰箱保存备用(可贮存10日)。
三、收蚁饲养
因刚孵化的蚕全身密生刚毛,体色黝黑,形如蚂蚁,故俗称蚁蚕。将孵化的蚁蚕集中,开始给食饲养称做收蚁。
1、用具准备:笔毛较柔软的油画笔1支;刀片或小刀1把;按照饲育容器的形状和大小,剪取塑料(聚乙烯、聚丙烯或聚苯乙烯)网(网孔0.5-1厘米左右),每个饲育容器准备1片。饲育容器以上盖透明的塑料盒为最适,便于观察,高度以4-6厘米左右为宜,过矮易造成缺氧,上盖与下底应有较好的密合性,以免饲料水分散失,但不能完全密闭。收蚁前以上用具、操作台及饲育容器均须用酒精进行严格消毒(75%酒精浸泡5分钟,或细心擦拭,用干净滤纸吸干残余酒精,晾干备用)。
2、收蚁操作:将黑暗保护中的催青容器的黑布解开,置于天然漫射光线或电灯光线中,25℃左右的温度下感光约1小时,已经充分完成胚胎发育的个体将咬破卵壳孵化出壳。蚁蚕孵化后2-3小时为收蚁适期。在感光期间,自冰箱中取出消毒好的饲料,用75%酒精仔细擦拭双手及饲料袋后,将饲料袋摊平放入饲育容器,用刀片沿容器四周将饲料袋划破,去除上侧塑料纸,将塑料网平放于饲料上。将催青容器表面用酒精细心擦拭消毒后打开,用油画笔将蚁蚕50-60头轻轻掸落在饲料表面(约每头5-6平方厘米),盖上饲育容器盖子,用胶带纸适当固定,放入饲育箱开始饲养。尽量不要使卵壳落于饲料表面。
3、饲育管理要点
(1)饲育环境
饲育适温:1-3龄 29.5-29℃;4龄 27-26℃;5龄 25-24℃。小蚕期(1-3龄)不得低于25℃,大蚕期(4-5龄)不得低于20℃,否则取食和生长发育将受明显影响。饲养中温度频繁变动,将导致饲育容器内侧形成大量凝结水,落于饲料表面,易造成小蚕溺毙。
由于是在塑料盒中饲养,饲育湿度较大,易造成氧气缺乏,大蚕期要注意适当换气排湿,尤其5龄后期盒盖要留一条小缝隙。除观察期间以外,一般应避免光线照射饲育盒。
(2)饲料更换
收蚁后在29℃饲养12天后,大部分的蚕已经完成1-3龄期,进入4龄,此时可以更换新饲料并分盒。先将新鲜饲料及蚕网放入新的饲育盒(操作同上),准备1双尖头筷用酒精消毒,再取旧饲育盒,表面用酒精消毒后打开,取20-25头转移入新饲育盒,加盖,置27℃饲养。约5-7日后,蚕进入5龄,即可分发给学生饲养。
(3)5龄蚕饲养
由于每个学生只饲养3头左右,容器可以就地取材,原则是要有盖,防止饲料水分过快散失和受到污染。盒中可铺垫一层干净白纸,将饲料切成块状给食,饲料覆盖总面积50%左右为宜,以使蚕儿有落脚的地方。如果是平板状饲料,同样也要有蚕网。给食以每2-3日给料1次为宜。要教育学生尽可能少打开饲育盒,减少污染机会,需仔细观察蚕体形态构造时,尽可能安排在5龄后期。
(4)上蔟结茧
25℃条件下饲养7-8日后,蚕体开始缩小,蚕粪逐渐变稀软,体色逐渐变成半透明,此即熟蚕。此时,可将熟蚕放入其它纸盒中,熟蚕将会自己寻找适当位置吐丝结茧。如要让学生观察结茧过程,可将熟蚕放入垫有白纸的高度为4-5厘米的透明盒中。
四、蛹、蛾期管理
在25℃左右温度下,约经2-3日蚕儿吐丝结束,再经3日左右蜕皮化蛹,经15日左右蚕蛹蜕皮羽化为成虫(蛾),吐出胃液溶解茧丝,钻出茧壳,交配产卵,蚕蛾寿命约5-7日。可在吐丝终了后用锋利的美工刀削开茧壳,取出蚕蛹进行观察。
五、注意事项
1、人工饲料养蚕成功与否,关键在于卫生管理。高营养、高含水率、高温、多湿、长时间饲养等因素,导致饲料很容易发生腐败变质。因此,蚕卵、饲料、用具、双手的消毒及饲养环境的整洁,对确保成功至关重要。饲养过程中,尽可能少地接触蚕和饲料。
2、温度决定蚕儿的取食和生长发育状况。由于学生饲养5龄期时一般只能采用自然温度饲养,设计饲养时间时,要求5龄期时最低气温在20℃左右方才可行。各地老师请向当地气象部门咨询。
3、塑料网是用于蚕儿就眠、蜕皮时固定自身用的,不可缺少。如难以找到,也可在饲料上放置少量以75%酒精抹拭消毒过的塑料包扎带等代替,但应防止残余酒精过多造成中毒。
彩蚕饲料怎么配
色蚕.专用饲料.专用桑叶 科普蚕宝宝简介“科普蚕宝宝”是蚕业研究所引进和吸收国内外最新科研成果并经过多年研究创
新开发出的最新科研成果。 采用最先进的香肠式人工饲料(不用桑叶)及彩蚕、彩茧(彩蚕彩茧技术由农科院蚕桑研究所提供)技术,通过饲养“科普蚕宝宝”,能完整地观察到家蚕的生长发育、吐丝、结茧、化蛹、化蛾、产卵等蚕宝宝一生的全过程。具有较高的知识性、科普性、趣味性,特别能丰富广大青
少年科技知识和课外生活,增加生物学知识,培养学科学的兴趣和能力。 “科普蚕宝宝” 是最新的科技宠物,也是素质教育最佳的活教材
“科普蚕宝宝”产品及饲养方法
“科普蚕宝宝”的饲养有以下特点:1、 家蚕人工饲料所有原料为纯天然,无污染,出厂前均经过高温高压灭菌,饲料贮藏期长。2、 配备的人工饲料可以足量饲育家蚕幼虫至结茧,且生长发育正常,可正常吐丝结茧及羽化。3、 只要温度适宜(20°C~30°C),可全年饲育家蚕而不考虑季节的变化。4、 人工饲料养蚕消毒防病措施严格,蚕出售后(一般在3龄出售),在正常情况下饲育极少会死亡,饲养成功率很高。5、 家蚕人工饲料配方及彩蚕彩茧技术有很高技术含量,被假冒仿造的可能性极小。 饲养方法: 1.使用塑料盒养蚕是防止饲料干燥和污染,饲育盒盖上打有透气孔,饲育中须一直盖着盒盖。另外,待蚕到了5龄,必须要将蚕分成两个盒饲养(每3条蚕1个盒),如遇连续阴雨天气,可每天打开盒盖1-2小时,给蚕透气除湿。2.饲育中,在蚕眠的时候不要去挪动它;刚蜕完皮的起蚕,皮肤十分嫩,也不要用手去抓,以免起蚕受伤。另外,喂饲料的蚕不要中途改喂桑叶,再喂饲料就不太爱吃了。3. 塑料盒内原有的饲料吃尽或已干燥时,将蚕用干净筷子夹出,倒去盒内残留的饲料碎屑及蚕粪,取出纸盒内附带的火腿肠型蚕用饲料,用剪刀在饲料一端剪一小孔,将饲料成条状从小孔中挤在饲育盒内,再将蚕放在饲料上,每个火腿肠型饲料可分2-3次挤完。为防止污染,开封后的饲料要放在干净塑料袋内。蚕饲料有一种特定的味道,不含任何有害人体健康的东西,可尽管放心饲养。4.饲养期间要注意卫生,饲料上不要沾上水滴,防止饲料长霉点;不要让蚕接触到家庭用各种杀虫驱蚊蝇剂、香水、樟脑、香烟等各种气味浓烈的东西,以免给蚕造成危害。5. 为了增加趣味性,我们采用了彩蚕彩茧技术,使原来白色的蚕变成带有颜色的蚕,这些蚕如喂普通饲料,结的是白茧,如另行选择彩茧专用饲料,就可结出浅红、黄色、浅蓝等彩色蚕茧。彩茧专用饲料在蚕宝宝5龄第2、3天饲喂,连喂3~4天,要注意不同颜色饲料要分开饲养。喂结红色茧的蚕,全身紫红色,喂结蓝色茧饲料的蚕,全身也有些发蓝,喂黄色饲料的蚕体的颜色略呈黄色。6. 看到蚕有吐丝状时,将附在蚕盒一侧的纸折蔟拉开,固定在盒内,即可将要吐丝的熟蚕放在纸折蔟上让它们做茧,为防止熟蚕爬出,可在蔟上盖张纸。7.吐丝结茧后约6~8天可化蛹,如需观察化蛹,可在结茧后2~3天,用小刀在茧的一端切开,将尚未化蛹的蚕倒出,轻轻放在干净软和纸上,经常观察就可看到变蛹化蛾的过程。8.蚕茧茧皮经染色或涂各种上颜色图案,可做成各种可爱的小动物或花卉,在日本是很流行的,这要靠大家丰富的想像力,自己动手去尝试一下。
在这里提醒大家:彩蚕很可爱,但要小心养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