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面堆贮和袋装青贮则深受牧民的喜爱。红三叶营养丰富,蛋白质含量高,草质柔嫩,适口性好,各种家禽均喜食。红三叶与黑麦草混播,效果很好,两者应同期隔行播种。与玉米间种,可获粮、草双丰收。红三叶苗期生产缓慢,要注意中耕除草。白三叶最适宜与多年生黑麦草等混播,提高产量,防止
养牛牧草有什么好品种 牧草饲料如何贮藏
1、皇竹草:皇竹草对种植时间和季节的要求不高,冬季没有霜的地区在任何季节都可以种植,虽然四季都可以种植,但是3-6月份的时候比较适合种植。2、黑麦草:黑麦草在我国的大多数区域都能种植。播时既可以进行春播,也可以进行秋播,春播的时间在3-4月份,秋播的时间在9-10月份。3、墨西哥玉米草:墨西哥玉米草的长相与玉米很像,在我国种植的比较广泛。
一、养牛牧草有什么好品种
1、皇竹草
皇竹草在我国的南方地区种植广泛,在北方的种植则比较少,只在山东、河南、北京和河北成功种植过。皇竹草的繁殖是通过种节,皇竹草的种植对季节没有要求,冬季无霜地区全面都可以种植,其中最适合种植的时期是3-6月份,它的种植密度是每亩2000-3000株左右。皇竹草通常在3-12月份收获,田间管理较好时40-60天就可以进行1次青割,1年可青割的次数是5-7次,每亩鲜草的产量约为15-20吨。
2、黑麦草
黑麦草在我国的种植比较广泛,我国的大多数地区都能种植。黑麦草的繁殖是通过种子,可以进行春播和秋播,春播在3-4月份,秋播在9-10月份。秋播的时间比较早时可以在入冬前和盛夏前收割,次数分别是1次和2-3次,平均每亩的产量约为8000kg-10000kg,春播的收割次数是1-2次,平均每亩的产量是2000kg-4000kg。
3、墨西哥玉米草
墨西哥玉米草属于禾本科牧草,它的长相和玉米非常相似。平均每株的株高是3-4米,它有很强的分蘖能力,平均每丛分枝的数量是30-60个,它在我国的分布比较广泛,大多数的区域都能种植。墨西哥玉米草的繁殖是通过种子,它的播种时间是2-4月份,它的生长周期比较长,一般是180-240天。在田间管理和水肥管理较好的状态下能收割的次数是7-8次。
二、牧草饲料如何贮藏
1、牧草饲料贮藏时可以搭棚,也可以直接露天堆藏。
2、牧草青贮应用了微生物发酵技术,使有害微生物的生长被抑制,这种贮藏方法可以更好的保存牧草中的营养成分。牧草青贮通常有青贮壕、地面堆贮和袋装青贮等方式,其中青贮壕可以分为地下式和半地下式,贮藏时中用地下式的情况比较多。地面堆贮和袋装青贮则深受牧民的喜爱。
最后,我们通过以上关于养牛牧草有什么好品种 牧草饲料如何贮藏内容介绍后,相信大家会对养牛牧草有什么好品种 牧草饲料如何贮藏有一定的了解,更希望可以对你有所帮助.
新鲜牧草可以直接加工成颗粒饲料?
用豆科饲草做草颗粒,最佳含水量为 14 % --16 %;禾本科饲草为 13 % --15 %。 草颗粒的加工,通常用颗粒饲料轧粒机。
饲料的定义不仅仅只局限于麦麸这一类的东西,其实只要是能让牲畜们吃着津津有味的东西都可以称之为饲料。牧草更是常见的饲料之一。而且牧草的生长力旺盛,一年四季都可以收割,也能让牲畜们吃到新鲜的饲料,很多养殖户都会选择牧草作为饲料,尤其是在冬季,动物们没有其他的食物来源,牧草就是它们最喜欢的青饲料。
扩展资料
牧草应用于畜、禽及 鱼类养殖,现有技术一般如下:
一是作为青饲料直接利用新鲜牧草长到合适的高度,直接或刈割后饲喂畜、禽及鱼类。
二是打浆利用利用打浆机将新鲜牧草加水打成草浆后,泼入水中饲喂鱼种或虑食性鱼类,或者将草浆与适量精料混合后直接饲喂畜禽。
三是制干(干制)利用,将新鲜牧草风(或烘)干后作为干草利用。
四是草粉饲料,将干草粉碎成草粉,与其他饲料成分按一定比例配制成饲料。
参考资料来源:知网—青鲜豆科牧草加工颗粒饲料的防霉研究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青贮饲料
怎样选择牧草饲料作物
应根据以下几方面选择牧草的品种:一、根据气候选品种。黄淮地区、黄土高原中东部、东北平原等,适宜种植中等抗旱的牧草品种;长江以北地区适宜种植抗旱能力较强且可抵抗严寒的品种,如紫花苜蓿。二、根据土壤选品种 中性偏碱土壤适宜种植耐碱性强的品种,如紫花苜蓿、沙打旺等;中性偏酸土壤适宜种植耐酸性强的品种,如红三叶、白三叶等;盐碱地只适宜种植耐盐碱的品种,如沙打旺、黑麦草、苏丹草等。
三、根据用途选品种 以收获青绿饲料为目的,应选择一两年生、初期生长良好、短期收获量高且对肥效较敏感的品种,如紫花苜蓿、冬牧70黑麦草、红三叶、白三叶、聚合草、鲁梅克斯等。若用于放牧,应在考虑丰产的同时优先考虑再生能力强、密度大的品种,如多年生黑麦草、三叶草等。
四、根据适口性选品种 紫花苜蓿、黑麦草、红三叶、白三叶、鸭茅、苇状羊茅蛋白质含量高,适口性也很好;苦荬菜柔嫩多汁,性甘凉,畜禽爱吃。
养鹅常用的牧草有哪些种类
养鹅牧草主要有紫花苜蓿、红三叶、白三叶、多年生黑麦草、多花黑麦草、苦荬菜、菊苣。(1)紫花苜蓿适应性广,产量高,品质好,是畜禽最好、最经济的饲料,有“牧草之王”的美称。在灌溉条件下,一般亩产3000~5000千克,可晒制成干草粉1000~1500千克,营养期干物质中含粗蛋白质26.1%,开花期后逐渐降低,一般为18%~22%。适时收割利用,消化率高,适口性好。放牧时,鹅因适口性对它的选择性较差。但与禾本科牧草混播后,割碎青饲或制成草粉,在日粮中配合25%饲喂,效果极佳。
栽培技术:对土壤要求不严,以排水良好、土层深厚、富含钙质的土壤最好。一般轮种苜蓿2~4年。苜蓿因种子细小,苗期生长缓慢,整地宜精细,土要上松下实,以利于出苗,保证齐苗。苜蓿种子含有10%~30%的硬实,播前应用沙混合揉搓或晒种2~3天,或用30~60℃温水浸15~60分钟,提高种子发芽率。对第一次种植苜蓿的土壤,种子最好进行根瘤菌接种。播种期北方各省宜春播或夏播,西北、东北、内蒙古4~7月播种,华北3~9月播种。长江流域3~10月均可播种,以9~10月播种为宜。播种量0.75~1.0千克,干旱地区宜稀播,每亩0.5~0.75千克即可。播种方法条播、点播均可,以条播最好,行距20~30厘米,播种深度1.5~2.0厘米。干旱时宜播深2~3厘米。可利用冬麦、油菜、春麦等作伴种作物,减少旱风危害,有利于出苗。在苜蓿的苗期、早春返青后以及每次刈割后,都应中耕松土,清除杂草,促进再生。(2)红三叶最适宜在云贵高原及湖北、湖南栽培。红三叶营养丰富,蛋白质含量高,草质柔嫩,适口性好,各种家禽均喜食。
栽培技术:要求整地精细。播种期南方以9~10月最为适宜,在北方可春播。播种量每亩0.5~0.75千克,采种田可略减少。条播较适宜,行距20~30厘米,播深1~2厘米。红三叶与黑麦草混播,效果很好,两者应同期隔行播种。与玉米间种,可获粮、草双丰收。第一次种红三叶的土地,播种前先用根瘤菌拌种,以提高固氮能力,增加产草量。施用磷、钾肥,可有较大的增产效果。红三叶苗期生产缓慢,要注意中耕除草。(3)白三叶湖南、湖北、贵州、江苏等南方省栽培较多。白三叶喜温暖湿润气候,耐热性比红三叶强,耐酸性土壤,较耐潮湿,耐旱性较差。具匍匐茎,竞争力强,再生性好,耐践踏、耐牧。在频繁刈割或放牧时,可保持草层不衰败,是一种放牧型牧草。白三叶草质柔嫩,适口性好,因主要利用叶片,故营养价值高,干物质含粗蛋白质24.7%。
栽培技术:播前需精细整地,清除杂草,施足底肥,播种期春、秋播均可,南方以秋播为宜,但不应晚于10月中旬,否则越冬易受冻害。播种量每亩0.3~0.5千克。条播行距30厘米;撒播,播深1~1.5厘米。白三叶最适宜与多年生黑麦草等混播,提高产量,防止动物过食而发生膨胀病。白三叶地中,每2米种一行玉米,可增产精料玉米100~200千克。白三叶苗期生长缓慢,应中耕除草。一旦连续种植后,则不必中耕,匍匐茎再生,种子落地自生,可维持草地持久不衰,供经常刈割或放牧。初花期刈割,亩产3000~4000千克。(4)多年生黑麦草多年生黑麦草是温带地区最重要的牧草。在长江流域四川、贵州、湖南等省有大面积栽培,生长快,产量高,品质好,饲用价值高。与豆科牧草混播,刈割后喂鹅较好。
栽培技术:喜温暖湿润气候,生长最适温度20℃,需肥沃土壤。南方夏季高温伏旱,越夏困难。播种期,南方以9~11月为宜,早播当年冬季和早春即可利用;亦可在3月下旬春播,但产量较低。冬播行距15~30厘米,播深1.5~2厘米,播种量每亩1~1.5千克。最适宜与白三叶、红三叶、紫花苜蓿混播,可建成高产优质的人工草地。多年生黑麦草分蘖力强,再生速度快,应适当施氮肥,以提高产量。夏季炎热天气,灌水可降低地温,有利于越夏。苗期应及时清除杂草。及时采种,防止种子脱落。(5)多花黑麦草又名意大利黑麦草。与多年生黑麦草不同的是,植株较高大,叶片宽,种子有芒,分蘖较少,为一年生牧草,但条件适宜时可生长利用2~3年。
栽培技术:与多年生黑麦草相同,但因多花黑麦草生长快,植株较高大,产量高,可在大田中与水稻进行轮作。秋季水稻收获前,把多花黑麦草撒入;或水稻收获后迅速播种,供冬春时家禽利用。第二年初夏,最后刈割翻耕栽种水稻。多花黑麦草可单播,亦可与红三叶、白三叶等混播,还可与青刈作物玉米、高粱等轮作。多花黑麦草喜氮肥,产草量与施氮量呈直线相关。灌水增产显著。年刈3~5次,亩产3000~5000千克,高水肥条件时达5000~7000千克。(6)苦荬菜又称鹅菜、苦麻菜。原为我国的野生植物,现已成为南北各省广泛栽培的一年生高产饲料作物。每年要收种、播种。
栽培技术:较喜温暖湿润气候,对土壤要求不高。苦荬菜幼苗子叶出土力弱,因此播前土壤要整细。播种期,南方2月底~3月播种为宜,北方4月上中旬播种。在华南也可秋播。一般采用条播或穴播。条播行距25~30厘米,北方垄作行距50~60厘米,采用撒播或双行条播。穴播行株距20厘米。播种量每亩0.5千克,覆土2厘米。育苗移栽时,每亩大田只需用种0.1~0.15千克,幼苗具5~6片叶时移栽。移栽行距25厘米,株距10厘米。苦荬菜具有生长快、再生力强、产量高、养分佳、适口性好等特点。但需肥量大,肥足才能高产。每亩需施猪牛粪或厩肥2500~5000千克。每刈一次均要施追肥。春播5月上旬,株高40~50厘米时可刈用,6~8月生长特别旺盛,每隔20~25天可刈一次。留茬5~8厘米,年刈5~8次。小面积栽培可剥大叶利用,留小叶继续生长。亩产5000~7500千克。(7)菊苣20世纪70年代末引入我国种植,适应性强,栽培容易,叶质鲜嫩,适口性好,营养价值高。一次种植可多年利用,利用期达8个月。产量很高,已推广到江苏、湖南等十多个省市。菊苣喜温暖湿润气候,耐热耐寒。需要充足水分,但不能积水,否则会烂根。对土壤要求不严,抗逆性能强。
栽培技术:整地施肥,播种前土壤要耕翻耙平,每亩施腐熟厩肥2500~3000千克,整好田墒待种。播种方法:一种是种子直播,每亩用种量0.5~0.75千克,春季3~4月播种、夏季7~9月播种。条播行距25~30厘米,撒播亦可。另一种是育苗、移栽,用种子或肉质根育苗,将肉质根切成2厘米厚的小段,再纵切成2~4小块作催芽繁殖,待小苗长有4~6片叶时移栽,行株距为30厘米×15厘米。田间管理:菊苣种子生命力很强,立苗后杂草因竞争力差而自然减灭,出苗后半月至1个月间去小苗、劣苗,追施速效肥一次。每次刈割利用后,及时浇灌施肥,促使再生。收获:当菊苣株高40厘米左右即可刈割,留茬8~15厘米。秋播的到第二年4月至11月可刈割8次,亩产高达1万~1.5万千克。